前段時間,CCTV新聞上專題報道了關于“點亮經濟”的發展態勢,文創燈光逐漸成為帶動當地夜游經濟發展的新趨勢,全國各地紛紛推出夜游經濟的文旅方案,打造城市IP。此外,國民IP——故宮在元宵節也策劃了一場燈光秀,瞬間刷爆社交網絡,引發熱議。
伴隨著新聞媒體的廣泛傳播,夜游體驗成為社會各界業界人士津津樂道的話題,更成為旅游投資者和各級旅游主管部門關注的投資熱點。
一、文化體驗已成為夜間旅游的重要組成部分
3月14日,中國旅游研究院發布《夜間旅游市場數據報告2019》顯示對過夜游體驗有需求的游客占總數比例達92.4%,夜間經濟已經點燃消費熱情。
在游客夜游體驗需求種類方面,《報告》顯示,游客對景色、活動、餐飲、休閑等夜游要素的訴求相對均衡,35.7%的游客關注可供欣賞的美景,對夜晚活動、休閑氛圍、安全保障、美食(夜市)的訴求比重分別在23%-28%之間。其中,文化體驗已成為夜間旅游的重要組成部分,書店、茶社、劇院是夜間消費市場的文化亮點。
其實,夜游并不是一個全新的事物,實際上已經在旅游業存在了多年,各類夜間演藝、主題街區、燈光秀、夜間美食等都是傳統的夜游形式。對于國內最早較為成熟的以游船夜游為主,包括廣州夜游、上海夜游、重慶夜游等項目人氣居高不下。但隨著夜游體驗越來越為人所知,夜游經濟也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出現夜游項目開發過于單一,產品豐富度不夠特色和文化挖掘不夠等問題。但運用新媒體藝術,新技術的夜游項目,形式更新,體驗更強,引發了更多的關注,無疑是一個全新的形式,可以稱之為夜游升級。
針對這種文旅產品,上海工程技術大學中韓多媒體設計學院教授俞立昂首創“文創燈光”概念,將文創燈光的定義為“文化+創意&創造+燈光”。在他看來,這兩個“創”是跨界融合的,能創造出新的生態圈,是一個以燈光為切入口的新型商業模式。他認為文創燈光的內容包括景觀類燈光、燈光互動裝置和燈光節&燈光秀。
這種升級的夜游經濟集影像、燈光、互動裝置、聲音、激光、水火、制景等各種表現手段,通過對場地規劃分析、人群的定位、以故事內容或植入IP形象、規劃游覽體驗路徑、把控夜間基礎照明與藝術照明之間的情景營造、互動體驗環節的搭配的方式,打造一個的極具體驗感夜間文旅產品。
二、有燈才會有夜游經濟
當然滿足照明需求的城市燈光是1.0階段的產物,盡管距離成為城市IP還有差距,卻為城市燈光2.0版本提供了基礎。2.0版本的城市燈光應該凸顯核心景觀組團,而且要帶有城市的文化底蘊與一定程度的人文關懷。
尤其是夜游經濟中核心夜晚景觀的打造,確是難點痛點。在夜間景觀旅游項目中,燈光造景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也是最初級最普遍的開發方式。城市越大,文化越發達,所需要表達的思想也就越多,燈光展也就更精彩。每年,在阿姆斯特丹、柏林、悉尼、東京等都有瑰麗壯觀的燈光節舉辦,而荷蘭阿姆斯特丹的燈光節最受矚目。近幾年,國內上演燈光秀城市也越來越多。
廣州國際燈光節
在中國,作為旅游城市,廣州是最早重視“夜間經濟”的城市之一,尤其是如今已連續舉辦八屆的廣州國際燈光節,已累計吸引游客近6000萬人,被譽為廣州夜間經濟最資深的標桿項目。
燈光秀是夜間經濟中吸引游客的重點和爆品,也由此推動著相關行業的發展。數據顯示,去年廣州旅游接待總人數2.23億人次,同比增長9.23%,旅游業總收入4008.19億元,同比增長10.9%。
廣州市副市長馬文田在新聞采訪中指出“廣州市的燈光產業大概有285億(元),企業年產值在10個億(元)以上的大概有五到六家”。在這之中,廣州國際燈光節均起到相當的作用。
西安 最中國
從2018年春節到2019年春節,短短一年,兩個節點,古城西安借助傳統年節慶典旅游活動,在城市文化形象塑造上翻了個一舉孥云的空跟斗。用中國年和燈光秀串聯起歷史,沉淀了文化,也展現了這座城市的時尚和科技實力。像多米諾骨牌一樣,一個點,鋪開了一個面的畫卷。
據了解,為提升西安經濟活力,做強西安特色,助推品質西安建設,形成觀光游憩、文化休閑、演藝體驗、特色餐飲、購物娛樂五位一體的產業發展模式,西安市正式發布《關于推進夜游西安的實施方案》。到2020年,全市完成五大類別的夜景亮化工程,特色夜游街區達到30個,新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00億元以上,“夜游西安”成為古都旅游形象的新亮點。
山東煙臺燈光秀
2019年元宵節期間,煙臺城市燈光秀更是進行了升級,專門制作了以元宵為主題的景觀燈光秀。以紅紅火火為主色調,除了加入鞭炮、福字、元宵等春節和元宵節特有的元素以外,還吸收了濱海城市特有的漁燈、孔明燈等特色文化,尤其是把海陽大秧歌中的舞龍舞獅場面通過景觀燈光展現在高層樓宇之間,場面震憾、科技感十足。
燈光秀不僅是可以看的,還是可以玩的。在濱海廣場、文化中心廣場、工人文化宮廣場、和平廣場等區域,都設置了如時空隧道、互動魔方、燈光鋼琴等不同的小品,或者通過投影技術呈現不一樣的燈光藝術,給廣大市民帶來愉悅的感受,讓他們直接地體驗到光給人們帶來的美感、時空感。
據不完全統計,春節期間煙臺濱海廣場接待觀燈市民及游客達24余萬人次。今年六區的景觀亮化工程將實現同步,通過中控室進行畫面統一調控,以后再上的亮化工程也可以接入這一控制系統。最終,將形成以“山海仙境、光訴古今、顯山露海、幻境星辰”為主題的國際一流、國內領先、幸福市民、提升經濟的夜間景觀。
三、燈光秀該如何秀呢?
故宮燈會的一票難求告訴我們,夜游項目于游客而言是多么的受歡迎。可以說,這是文旅界空前巨大的“蛋糕”。與此同時,為西安量身打造集互動體驗和文化傳播于一體的“變臉兵馬俑”,在春節前的試驗調試期間就受到了遠近游客和媒體記者的熱議和追捧,一時間,成為西安最火兵馬俑,變臉兵馬俑網絡點擊率超4億。但由于過于創新,產品推出后也同樣引起爭議,結果迅速被政府移除。因此,燈光秀如何秀呢?這是一個難題。對此,小編分享下外國優秀燈光秀項目。
俄羅斯冬宮的燈光秀
在俄羅斯的圣彼得堡冬宮廣場舉辦了一場大型立體燈光秀,這場燈光秀以冬宮建筑群外墻為銀幕,通過13分鐘的短片生動展現了俄羅斯近現代史上最重要的歷史事件、關鍵人物以及俄羅斯地標性建筑,娓娓道來,非常具有敘事性。
巴黎圣母院的“圣母之心”燈光秀
巴黎圣母院的“圣母之心”燈光秀,為了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一百周年所作,結合了建筑本身的特性和活動的主題內容,給人們帶來了一場美輪美奐的視覺盛宴。它從建筑本身所蘊含的文化底蘊和歷史遺痕本身出發,繼而通過科技的手段講出震撼的“城市故事。
曾任美國最大的照明設計公司BPI擔任總裁的周煉說道“照亮城市的光不能僅僅是一個表達科技的東西,它應該要和人文結合在一起才有意義!”其實,夜游中燈光秀不單是眼花繚亂的燈光和各種科技的賣弄,更多的應該是從場景出發,從體驗出發,讓故事貫穿前后,讓游客參與其中。好的夜游不應只是看,還需要動,景觀動起來,游客動起來,故事自然也會“動”起來。并且在離開的時候,游客都是帶著“情懷”的,這才是一場成功的夜游。新技術可以講出好故事,濫用新技術那可就成了雜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