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鎮是指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以及住建部決定在全國范圍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計劃到2020年,培育1000個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閑旅游、商貿物流、現代制造、教育科技、傳統文化、美麗宜居等特色小鎮,引領帶動全國小城鎮建設。
培育特色小鎮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促進有條件的鎮更好地發展。由于一些體制機制的限制,不利于一些小鎮參與到市場化競爭中,因此挖掘一些有潛力、有特色的小鎮,通過一些產業的發展不僅可以帶動經濟的發展也可以吸納小鎮周邊一部分農村勞動力就業。
中國特色小鎮創建機制由四維度組成
(一)科學可實施的規劃機制:前提條件
規劃在特色小鎮創建中扮演著戰略引領的角色、發揮著剛性控制的重要作用! ≡谔厣℃倓摻岢敝,卻存在著不少小鎮創建層次不高,缺乏規劃的引領,鎮區風貌無特色,房子亂搭隨意建,產業與小鎮融合度不高,有的有產業無小鎮、有的有小鎮無產業等不良現象。這些現象的背后,主要是規劃意識不強或規劃不科學或規劃無實施的問題。無疑,科學可實施的規劃機制是中國特色小鎮創建的前提條件。
具體而言,首先是確保參評的小鎮所提交的材料至少有二份文件:小鎮主導產業整體規劃和小鎮創建方案。其次,注重規劃的有序銜接。再次,厘清規劃目標定位。最后,堅持“一份科學規劃實施到底”。小鎮規劃不能領導一換屆,規劃就換屆,而是應該確保規劃的可持續實施,按照規劃把藍圖轉化為現實。
(二)價值鏈提升的競爭機制:關鍵行動
一方面,近3年內,國家相關部委局針對特色小鎮專項發文高達17項,對特色小鎮創建極為重視。另一方面,以浙江云棲小鎮、夢想小鎮、烏鎮互聯網小鎮等為代表的一批特色小鎮,成為發改委所著力推崇的浙江特色小鎮發展模式。在國家政策指引及浙江特色小鎮示范下,全國各地掀起特色小鎮申報創建與模仿熱潮,特色小鎮創建同質化現象嚴重。
如何在激烈的特色小鎮創建競爭中脫穎而出,需要將價值鏈提升的競爭機制,作為中國特色小鎮創建的關鍵行動。具體而言,一是加大特色產業培育發展,立足特色產業建鎮。二是推進產業鏈的梯度升級。三是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四是發揮科學技術創新支撐作用。五是加強區域功能整合與功能效用提升。
(三)復合動力的保障機制:保障策略
發改委相關文件指出特色小鎮應該實行創建達標制度,統一實行寬進嚴定、動態淘汰的創建達標制度,取消一次性命名制。一次性命名制的取消,正是認識到部分小鎮只管前期申報、不管后期發展,只注重拿牌、輕實際成效的形式主義與投機主義。如何實現特色小鎮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將復合動力的保障機制,作為中國特色小鎮創建的保障策略。
具體而言:第一,強化土地要素保障。第二,注重基礎設施建設。第三,重視人力資源開發。第四,提升運營管理水平。第五,加強機制體制創新,注重風險防范控制。
(四)多重目標的平衡機制:預期結果
發改委文件指出,特色小鎮是在幾平方公里土地上集聚特色產業、生產生活生態空間相融合、不同于行政建制鎮和產業園區的創新創業平臺,不能盲目把產業園區、旅游景區、體育基地、美麗鄉村、田園綜合體以及行政建制鎮戴上特色小鎮“帽子”。因此,需要將多重目標的平衡機制,作為中國特色小鎮創建的預期結果。
特色小鎮創建既要能夠實現小鎮經濟發展、促進人民增收致富,又要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現自然資源保護與生態環境美化;既要傳承地域特色、實現歷史文化傳承,又要與時俱進、體現時代特色;既要實現產業立鎮、產業富鎮、產業強鎮,又要營造藝術小鎮、美麗小鎮、宜居宜游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