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以下簡稱《重點任務》),針對近年來特色小鎮建設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明確提出,“建立規范糾偏機制,逐年開展監測評估,淘汰錯用概念的行政建制鎮、濫用概念的虛假小鎮、缺失投資主體的虛擬小鎮”等內容,這預示著特色小鎮建設進入了規范發展和品質提升的新時期。
自2016年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和財政部聯合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以來,特色小鎮作為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地方經濟轉型升級的新抓手,在全國各地快速推開,引發了一股小鎮熱。
據了解,目前國內旅游特色小鎮建設呈現出如火如荼、百花齊放、各顯神通的市場格局,其中不乏一些極具知名度的大公司和大品牌參與進來。形形色色的旅游特色小鎮,如何避免“千鎮一面”,滿足旅游度假主力軍80后、90后的個性化需求,是各地在規劃之時就應認真思考的問題。
旅游特色小鎮是特色小鎮的重要類別,也是各地熱衷建設的小鎮類型。未來旅游特色小鎮的健康發展,應立足產業特而強、功能聚而合、形態小而美、機制新而活四點核心要求,著重實現“四化”建設:
一是產業化。產業是旅游特色小鎮發展的前提。旅游特色小鎮產業化發展,主要通過“+旅游”和“旅游+”來實現。有兩大路徑,一方面依托已有的特色產業,如康養、中醫藥、體育、農業、工業等,通過培育吸引上下游產業鏈上的企業,實現產業集聚,拓展旅游觀光、休閑、體驗、度假等功能,完善餐飲、購物、娛樂等業態,形成特色產業和旅游產業協同發展的旅游小鎮模式。另一方面依托本地已有的自然、人文資源,以旅游要素產業建設為核心,建設具有綜合功能的旅游小鎮。
二是市場化。市場是旅游特色小鎮發展的根本。旅游特色小鎮建設應該遵循市場規律,在政府引導下,以企業為主體投資建設。堅持市場化運作的思路,避免為了政績,在缺乏發展基礎、市場需求和特色引力的情況下,盲目推動建設。同時,旅游特色小鎮應以市場消費需求為引領,通過產品、服務設計和業態建設,引領并滿足旅游者休閑、度假、體驗、康養等綜合需求,這樣的旅游特色小鎮才能可持續發展。
三是生活化。百姓生活是旅游特色小鎮發展的基礎。旅游特色小鎮應該是有“煙火氣”的小鎮,是能實現來訪游客與當地居民融洽共處的小鎮,不應是缺失了老百姓的生活印記、“舞臺化”的小鎮。交通、道路、通訊、水電、公共服務、生態環境等是小鎮發展的基礎,小鎮建設應先解決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配套等問題,為本地居民提供宜居宜業的生活生產環境。
四是特色化。特色是旅游小鎮的靈魂,是形成旅游小鎮獨特吸引力的核心,也是構建旅游小鎮競爭力的法寶。旅游特色小鎮建設應依托本地的區位條件、資源基礎、產業發展、生態環境、市場需求等基礎,深入挖掘、精心打造獨有IP,并探索有效運營模式。
旅游特色小鎮建設應堅持產業化、市場化、生活化、特色化的發展路徑,進而成為地方新型城鎮化和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推動旅游關聯產業和地方經濟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