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流浪地球》和《瘋狂的外星人》兩部登頂賀歲電影票房榜的現象級國產科幻電影橫空出世,它們共同的置景拍攝地——青島成為焦點。站在中國科幻電影元年的歷史性起點,位于“電影之都”青島的這座剛剛崛起的影視基地,迎來新技術帶動下的產業發展新方向……中國科幻與青島的相遇絕非偶然,而是這座城市發展活力和契機的某種表征,預示一場新的城市文化脈動的到來。
什么是影視旅游?所有因影視活動的開展并引致的旅游成果皆為影視旅游。包括影視拍攝地旅游、影視節事活動地旅游、影視文化演繹出的旅游等,統稱為影視旅游。如電影《少林寺》曾讓中國的少林寺走向世界,電影《魔戒》讓新西蘭小鎮名揚海內外……這種影視+旅游的模式,正在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升溫發酵。同樣,當年一部韓劇《藍色生死戀》在臺灣播出后大受歡迎,韓國旅游部門就和當地旅行社合作開發一系列產品,電影拍攝地在后來成為知名觀光地。之后的韓國電影《我的野蠻女友》則讓“韓流”從影視界走向旅游觀光領域,后來影視+旅游的模式進一步成熟和規;。
“影視+旅游”體現了影視產業與旅游產業之間互相需求、互相滿足的互動關系。影視與旅游深度融合,體現精神與物質的結合,產生的立體輻射效果顯而易見。一方面,旅游景點天生具有豐富的品牌文化內涵,影視劇情一旦與拍攝地旅游資源嫁接,就會將影視劇創新的文化元素注入原旅游地風景之中,這樣一來旅游地提高了知名度,也增添了文化內涵;另一方面,好的電影必須是以市場為導向,抓住消費者需求特點,追求票房口碑雙豐收,才能為之后的影視文化旅游產品開發打好基礎。當年電影《泰囧》帶火了國內的泰國旅游線路,這是拓寬影視產業外延的經典案例。事實上,往往一部成功的電影或者一本暢銷書就可以衍生出無數相關產品,帶動整條產業鏈的良性運行。
“影視+旅游”帶來的產業延伸和創意體驗應當融影視、產業、文化于一體。據全國旅游項目管理系統的統計顯示,目前全國在建的旅游綜合體項目2027個,占全部在建旅游項目數量的19.2%。在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的今天,影視文化主題成為發展各地文化旅游產業的一個強有力引擎。要讓人造主題景區有生命力,必須為之注入靈魂,即文化內涵。缺乏歷史文化內涵的影視基地,其旅游經濟缺乏可持續發展的內在動力。因此,應充分結合市場需求,對不同層次、不同群體的文化消費有較為清醒的認識和定位,保持投資文化的長遠眼光和對文化的持久熱情。不可否認,“旅游+影視基地”已經成為影視文化趨勢。未來,“文化+影視基地+旅游”的模式還將繼續在文化旅游商業地產的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