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泉市博物館,位于陽泉市文化中心主樓1-2層,展廳建筑面積2574平方米,公共空間840平方米。
陽泉,古稱漾泉,因泉水噴涌而得名,自古是“燕趙秦蜀往來之道”,系“晉冀門戶”“三晉要沖”。陽泉市,是一座新興工業城市,是中國共產黨1947年創建的第一座人民城市,后一度改稱陽泉工礦區。
同時,陽泉又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據20世紀50年代今陽泉市郊區棗園村、大梁丁等地出土文物考證,舊石器時代中期,便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到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人類在平定縣、盂縣一帶的活動更為頻繁。唐虞夏商時,境域相傳為古冀州之地。春秋時,今盂縣地有著名的仇猶國。西漢初,于市境置上艾縣,屬并州太原郡。
陽泉,太行驕子,京畿藩屏,自然勝景,英才輩出。多情的山水孕育出多元文化的傳承,歷史的風云際會在這里留下了文脈的縮影,歷朝歷代,文明相傳,風物承續,這片熱土上生生不息的薪火相傳,為山城兒女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文化遺產。
博物館的開館對陽泉人來說意義重大,這幅滿載著陽泉文化遺產的恢弘畫卷即將鋪陳開來,其中,有關陽泉的流傳文脈、歷史故事、人文精粹將通過文物展覽展現在公眾面前。
主展廳二樓展廳的基本陳列按專題分為:
關山煙云——陽泉古代歷史展
百年巨變——陽泉近代歷史展
妙相梵容——陽泉佛教文化展
一眼千年——陽泉宋金元生活展
北方砂都——平定砂器專題展
5個陳列展區,圍繞天井呈回廊式布局;一樓展廳面積620平方米,設為“煤的故事”專題和臨時展區。
亮點1:有大氣驚艷的布局設計
整個展區的設計感非常強,色調布局沉穩大氣,有中軸對稱的恢弘,又兼具不對稱布局的自由氣息。布局非常有引導性,不會繞路,跟著路線走就可以游覽完整個博物館,不會錯過重要的東西。
亮點2:有讓陽泉人感同身受的歷史故事
整體展館不僅保存和展示著古代文化遺產,而且還重點展示了以煤立市的歷史和砂器、煤雕等非常具有陽泉本土特色的精品。主展廳的5個展區各具特色、時間軸分明,充分展示了陽泉古代歷史、近代歷史、佛教文化、宋金元文化、平定砂器文化發展歷史,精心挑選展出精美的文物會讓觀眾見識到最具代表性的地域文化特色。
亮點3:有讓人流連忘返的互動體驗
據設計公司視頻動畫設計師介紹,所有嵌入式場景的視頻設計一直在反復調試,使之與場景、模型完美契合,以便更好地體現交互性、參與性,將歷史場景生動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