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形來看似乎就是傳統黑板的回歸,但光學全貼合、電容觸控、三指熄屏等核心技術又能夠適應現代化多媒體教學的需要——在前不久落幕的第三十屆北京教育裝備展示會(下稱北京教裝展)上,鴻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鴻合科技)展出的一款智能交互黑板讓參觀者特別是許多學校師生倍感新奇。
“從超薄紅外模組到超短觸控感應再到獨創的智能筆跡識別,我們圍繞這塊新型‘黑板’已經提交了多件發明專利申請,進行了全面的知識產權布局,這也是當前我國教育信息化進程持續推進的生動案例之一。”鴻合科技董事總裁張樹江表示,近年來,鴻合科技在市場競爭中打造出了一套符合自身需求的知識產權策略,在其主營的交互式顯示產品領域還斬獲了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此次參加北京教裝展的一系列產品,正是企業培育高價值核心專利工作在技術和產品層面的一次具體體現,詮釋了鴻合科技打造交互式顯示產品領域中國品牌名片的理念。
持續創新創造,占領技術高地
如果說當前智能交互顯示產品尤其是大屏產品最突出的問題是什么,業內人士多半會把“玻璃板內側容易起霧”列為最令研發者頭疼的問題之一。而解決這一癥結,正是鴻合科技近年來的核心研發任務之一。“經過多年研發、克服了多處技術瓶頸,我們創造性地實現了全貼合方案,也就是將玻璃板與液晶屏完全貼合、中間完全沒有縫隙,從而從根本上解決了玻璃板內側起霧問題,同時進一步提高了顯示效果。”張樹江告訴記者,這種全貼合方案將是未來大屏產品的主流趨勢,鴻合科技目前已就該方案提交多件國內外發明專利申請。
實際上,作為國內最早從事智能交互顯示產品研發生產銷售的高科技民營企業之一,鴻合科技多年來已取得一系列自主創新碩果。據介紹,鴻合科技依靠自主研發、自主生產,早在2010年就在國內率先研發生產出了智能交互顯示大屏產品,打破了國外品牌在國內對此類產品的壟斷,并長期保持著國內及全球交互顯示市場的領先地位。
“占領技術高地的根源是高質量的潛心創造,而最關鍵的保障則是知識產權制度的引領。”張樹江介紹說,公司在建立企業知識產權制度之初,就明確了不做低層次的專利數量比拼,而是全力聚焦提高專利質量,充分保護自有核心技術。與此同時,鴻合科技在定期邀請知識產權專家對研發人員和知識產權團隊進行培訓和講課,聘請專家顧問對專利布局策略、專利挖掘方法、技術交底書撰寫方法以及專利規避方法等進行專業指導,將專利意識貫穿到產品研發人員的頭腦中,以專利思維引導整個研發過程。
據張樹江介紹,截至目前,其國內外專利擁有量達407件,其中發明專利38件。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年初,鴻合科技和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等單位共同完成的“筆式人機交互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獲得了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是交互式顯示產品行業首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也是教育信息化行業近年來獲得的最高獎項之一。而圍繞這項技術成果,鴻合科技本著“專利布局、質量優先”的理念,已提交了5件發明專利申請,構筑起了知識產權保護網。
技術創新引領,贏得全球市場
在鴻合科技,有一支“編制外”的專家團隊格外引人注目,這是鴻合科技專門建立的由資深律師、知名知識產權專家和業內技術專家組成的知識產權團隊,其職責是以專業的視角建立知識產權保護體系。“鴻合科技一貫重視知識產權工作、尊重知識產權制度,我們已建立了完善的知識產權預警機制,全面防范知識產權侵權風險和提升自有專利的運營價值。”據張樹江介紹,該公司不僅定期監控專利數據,持續排查高風險專利,制定相應的應對措施,還定期關注競爭對手的技術和產品,及時發現專利侵權行為,適時通過警告和訴訟等手段維護自身權益。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對于市場上出現的新產品或新技術的專利信息,鴻合科技通常會持續進行評估和分析,對于可為己所用的核心技術專利,鴻合科技充分尊重對方知識產權,力爭達成雙贏的合作協議獲得專利許可。前不久,鴻合科技便與上海易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知識產權方面達成合作協議并結成戰略同盟,獲得專利許可,為雙方未來在智慧黑板產品的研發和銷售方面解除了知識產權層面的后顧之憂。
此外,近年來,鴻合科技還通過馬德里國際商標體系和單獨注冊等方式在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交了商標注冊申請,同時通過《專利合作條約》(PCT)途徑提交了多件國際專利申請。“我們的理念是,不僅要在產品競爭力和科技含量上進行國際競爭,也要在知識產權方面防范海外知識產權風險。”張樹江表示,未來,鴻合科技的目標是在交互式顯示產品領域成為彰顯中國制造科技實力的中國品牌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