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昆明陽光依然燦爛。云南民族村大門處,線上購票的游客“掃臉”就可快速入園,而村寨安裝的全天24小時慢直播設備,則讓游客實現了線上游覽——這是昆明智慧旅游建設的一個點。近年來,昆明市通過不斷深化“旅游革命”,一手抓旅游市場整治,一手抓旅游轉型升級,通過智慧建設助推“旅游+”融合發展,旅游轉型升級成效初步顯現。
提升游覽體驗
平臺建設助推智慧旅游顯成效
去年,“一部手機游云南”全域旅游智慧平臺正式上線。實際上,昆明智慧旅游建設啟動得更早,自2009年開展“數字旅游”信息化建設以來,昆明通過構建一個“云端大數據中心”,圍繞智慧管理、智慧服務、智慧營銷三大體系,全力建設“產業監測及大數據應用平臺、智慧旅游公共服務平臺、智慧旅游行業監管平臺、旅游目的地智慧營銷”四大平臺,推動涉旅企業和縣區旅游智慧化。
電子導覽、智能解說、虛擬體驗……在七彩云南歡樂世界,借助智慧旅游建設,園區帶給游客全新的旅游交互方式。作為昆明市智慧景區試點項目,其正依托旅游大數據中心,加快景區電子門票、電子自助導覽、虛擬展示、監控管理系統等建設,開發線上線下融合的游覽互動,打造全新的、沉浸式的游覽體驗。“借助大數據分析,我們能更好地掌握游客喜好,借此升級項目內容,科學地調整節目內容。”七彩云南歡樂世界項目負責人介紹。
此外,在“旅游+大健康”領域,智慧旅游建設正形成發展推力。在石林萬家歡藍莓莊園,以線上主題內容為引導開發的房車宿營項目,成為除采摘、餐飲外該旅游景點的又一主打游覽產品。同時該項目與鄰近的杏林大觀園一道,正借助智慧旅游打造昆明旅游和健康生活方式相結合的一個旅游目的地。
休閑旅游升級
推動全域旅游與區域協調發展
在石林縣“彝族第一村”的五棵樹村內,“樸宿客棧”老板普向福是村里第一批搞旅游的人,從最初石林景區攝影師到開設這家彝家撒尼風情客棧,老普的收入越來越高。
在昆明市推進全域旅游發展的大背景下,五棵樹村率先走出一條“黨總支+公司+群眾”的“農旅融合、以旅哺農”的發展路子。
“充分挖掘彝族撒尼風土民俗文化資源,全村圍繞生態果園培育、民族文化傳習、民俗風情住宿建設、旅游服務人才培養等內容,做足旅游產業鏈,提高村民收入水平。”五棵樹村黨總支書記普國亮介紹,目前全村671名適齡勞動力中有625人從事景區旅游服務,人均年收入超3萬元。未來,五棵樹村還將重點規劃打造“特色美食一條街、客棧酒吧一條街、名優特產一條街”,提升旅游體驗感。
在昆明推進全域旅游發展道路上,石林縣走出了樣板示范:按照石林縣編制的《石林彝族自治縣“十三”五旅游規劃》,通過建設一批特色村鎮、創新鄉村旅游發展模式和完善鄉村旅游服務體系等,基本上形成“1心3帶4區8寨1環”旅游格局,推動全域旅游與區域協調發展見成效。
依托區域資源打造的全域旅游,正助推昆明旅游轉型升級,由傳統的觀光旅游向休閑旅游轉變。以安寧市為例,2016年提出樹立“全域旅游發展”理念和“文旅融合一體化發展”思路,借助溫泉、花海、運動等區域資源,成為昆明近郊休閑度假旅游的一大集中地。
提升城市形象
當前,昆明旅游正按照“國際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的發展目標和全域旅游發展理念,全力推進昆明“旅游革命”,促進旅游轉型升級。
周末,七彩云南歡樂世界大門處,一輛接駁大巴正在上客。這輛接駁大巴將把周圍的養生項目以及古滇文化博物館連成一線。按照該項目負責人黃向紅的說法,依托養生養老和休閑度假旅游資源,項目將打造成昆明城市休閑度假目的地。這是昆明旅游轉型升級的一個典范項目。
今后,昆明市將如何進一步發展全域旅游,促進轉型升級?“旅游轉型升級,是涉及全產業鏈的事情。如何讓旅游發展助推城市進步,也是未來需要考慮的一個問題。”昆明學院教授竇志萍表示,加強智慧旅游建設與智慧城市建設的對接,借助智慧旅游提升昆明整體城市形象,也是“旅游革命”服務城市、助推發展的一個方向。
云南海外國際旅游集團總監張聰表示,昆明旅游轉型升級,需要持續在服務和體驗感上下功夫,“智慧旅游建設是一種手段而不是結果,如何利用智慧旅游建設提升行業服務水平,是昆明旅游獲得游客認可,提升城市形象的一個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