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旅游研究中心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舉辦的《旅游綠皮書:2018~2019年中國旅游發展分析與預測》發布暨研討會在北京成功舉行。
2018年中國旅游發生了很多重大的變化,為了系統回顧和全面分析這些事件,中國社會科學院旅游研究中心于2018年9月~10月通過組織中心特約研究員推薦、向社會公眾征集,遴選出了2018年中國旅游發展的十個熱點問題。
熱點一:機構改革為旅游帶來新變化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關于深化機構改革的決策部署,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于2018年2月28日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
2018年3月,《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提出,為增強和彰顯文化自信,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統籌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發展和旅游資源開發,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將文化部、國家旅游局的職責整合,組建文化和旅游部,作為國務院組成部門。
2018年8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文化和旅游部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即文化和旅游部的“三定”方案。
截至2018年10月底,全國2/3省份的省級機構改革方案獲批,信息由當地官方媒體公布。其中,涉及文化產業、文化事業和旅游業融合發展的新組建或改組的部門有21個,大部分省份為文化和旅游廳,而海南為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廳、重慶為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
熱點二:“一帶一路”旅游合作成效顯著
2018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5周年。自從2013年我國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以對話協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贏和交流互鑒為特征的沿線國家旅游領域合作成為熱點,直接表現是旅游市場規模巨大,旅游交往密切,合作成效顯著。2017年,“一帶一路”國家國際旅游人次約為5.82億,占世界國際旅游人次的44.02%,較該區域GDP占比高約10個百分點。國內旅游方面,“一帶一路”國家以84.2億人次遙遙領先,占比高達80%。中國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國際旅游來往日益密切,沿線國家赴中國旅游游客保持穩定增長,由2013年的903萬人次,發展為2017年的1064萬人次。中國出境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游客人次由2013年的1549萬人次,增長到2017年的2741萬人次,五年間增長了77%,年均增速達15.34%。沿線國家的旅游合作持續深入,明顯提升了旅游便利化水平,尤其推動了我國與沿線國家在旅游投資、市場開發和產業支撐上的全方位合作。合作的區域也由內陸、沿邊擴散到沿海、沿江。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格局基本形成。彼此依賴、彼此成就的結果是“一帶一路”沿線整體成全球重要的國際游客凈流入地。
熱點三: 鄉村旅游助推鄉村振興發展
熱點事件在決勝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打贏脫貧攻堅,特別是黨的十九大做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重大部署的背景下,國家層面涉及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發展的大舉措不斷出臺。2016年7月,原農業部專門發布《關于大力發展休閑農業的指導意見》;2017年5月,財政部發布《關于開展田園綜合體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2018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以一號文件的形式發布《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9月下旬,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上述文件都明確包含涉及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發展的內容,國慶黃金周剛剛過去,10月1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3部門又聯合印發了《促進鄉村旅游發展提質升級行動方案(2018年~2020年)》,對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的發展進行工作部署。為了展示農村改革發展的巨大成就,2018年6月,經黨中央批準、國務院批復,自2018年起,將每年農歷秋分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這也成為第一個在國家層面專門為農民設立的節日。
熱點四:霸座現象引發文明旅游反思
2018年,“霸座”意外成為熱詞。先是8月21日在G334次列車上,某男乘客霸占一位女乘客的座位不肯讓,并稱“誰規定一定要按號入座?”;接著9月19日在G6078次列車上,一女乘客持過道票非得坐靠窗位置;又接著9月23日在D353次列車上,一60多歲大媽買的是無座票,卻坐在他人的座位上拒不讓座。此外,還有消息爆出霸座大爺、霸座老外、霸座兄弟等。一時“霸座”事件刷屏,事涉男女老少,無分中外。除了“霸座”事件之外,游客亂丟垃圾、亂折花木、胡亂刻畫、隨意停車、隨地大小便等不文明行為也時有報道。
2018年國慶節前夕,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一批旅游不文明行為記錄,三名游客被列入“黑名單”,分別是在馬來西亞水上清真寺矮墻上跳熱舞的河北游客王某、張某,以及在大理市游玩時用兒童玩具擊傷紅嘴鷗的湖北游客彭某。
熱點五:境外安全事件警示加強防范
近年來,我國出境旅游人次逐年增加,人們日漸提升的旅游消費能力和境外旅游消費意愿催生了境外游的熱潮。然而,一系列海外旅游安全事故為游客們敲響了警鐘,其中不乏涉及中國游客的傷亡事件。
2017年以來,僅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馬爾代夫等多個熱門旅游目的地就發生了百余起中國游客不慎溺水身亡事故。2018年更是發生多起重大安全事故,事故傷亡觸目驚心,引發了民眾的關注和熱議。2018年7月5日,兩艘載有127名中國游客的泰國游船在返回普吉島途中,突遇特大暴風雨發生傾覆,導致47名中國游客不幸遇難。涉水安全是赴泰旅游面臨的最大安全風險。2018年9月6日,日本北海道遭遇6.7級地震,關西機場、新千歲機場兩大航空客運中心關閉,導致超過千名中國旅客滯留。2018年6月29日,印尼巴厘島阿貢火山火山噴發。
熱點六:特色小鎮發展受到重點關注
近年來,特色小鎮建設在全國快速展開并迅速升溫,至2018年有幾千個特色小鎮項目進入或將陸續進入建設、實施期,這些動則幾十億投資的項目,數量多、分布廣。從一片叫好到各種問題漸漸浮出水面,特色小鎮一直備受關注。有一些特色小鎮成功運行,另一些特色小鎮建設走了樣,違背了建設初衷,項目觸碰生態紅線、房地產化傾向嚴重、地方政府大額度舉債、造成公共資源浪費。
2017年12月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聯合印發了《關于規范推進特色小鎮和特色小城鎮建設的若干意見》,明確了“兩不能”和“四嚴”的要求。2018年4月2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于實施2018年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的通知》。2018年8月3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再發《關于建立特色小鎮和特色小城鎮高質量發展機制的通知》,針對問題進行規范糾偏,引導特色小鎮健康發展。
熱點七:高鐵線路旅游帶動效應凸顯
2008年8月第一條高鐵京津城際鐵路開通以來,中國高鐵進入第十個年頭。2018年,渝貴高鐵、哈佳高鐵、廣深港高鐵相繼開通運營,特別是廣深港高鐵開通將高鐵網絡延伸至香港。全國29個省會城市、180余個地級市、370余個縣級市開通高鐵,時速350公里的“復興號”高鐵已覆蓋京滬高鐵等25條線路,高鐵網絡日漸形成。高鐵旅游迅速崛起,日漸成為旅游發展主力戰場,旅游企業紛紛上線高鐵旅游產品,搶占高鐵旅游市場。各大旅行社推出各類“高鐵游”產品,攜程上線“高鐵游”綜合平臺,美團推出“高鐵+”戰略,同程藝龍也圍繞高鐵游產品線路進行整合;洛陽、梧州等高鐵沿線城市推出憑高鐵票享受景區門票、住宿打折等優惠;鐵路部門也開通“高鐵旅游專列”,推動“高鐵+旅游”融合,高鐵旅游帶動效應日益凸顯。
熱點八:制度紅利再促海南旅游發展
2018年4月1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意見》(簡稱《指導意見》)正式發布,明確國際旅游消費中心的新定位,大力推進旅游消費領域對外開放,優化入境免簽的國家范圍、停留時間和人數限制,鼓勵“探索發展競猜型體育彩票和大型國際賽事即開彩票”,鼓勵跨國企業、國內大型企業集團在海南設立國際總部和區域總部,著力打造躋身全球前列的營商環境等新目標、新要求,為海南旅游業的發展提供了不少令人羨慕的“制度紅利”。
隨后,海南省一系列舉措亮相:實施59國人員入境免簽政策;支持郵輪企業以東南亞、港澳臺等航線為重點,推動瓊港澳游艇自由行,加快瓊州海峽兩岸港航基礎設施發展;中國旅游集團總部正式從北京遷入海口;與光大集團等大型央企以及與世邦魏理仕集團等知名外企洽談或簽署了相關合作事項……
熱點九:景區門票降價仍需狠抓落實
在2018年3月的全國“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要求國有重點景區降價(以下簡稱“降價令”)。6月底,國家發展改革委出臺《關于完善國有景區門票價格形成機制降低重點國有景區門票價格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
到“十一”前夕,共有981個景區宣布免費或降價,在降價的907個景區中,降幅超過20%的有491個,占54.1%;降幅超過30%的有214個,占23.6%。降價的5A級景區有159個,4A級景區有534個,二者合計693個,占全部降價景區的76.4%多。面對景區降價實施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需要從宣傳引導、實施細則等方面加以強化,逐步實現公共資源全民共享、景區服務費用游客合理分擔。
熱點十:目的地營銷新應用打造網紅
2018年,一批旅游目的地和景區嘗試使用新技術和新媒體營銷自身,提升服務。基于抖音的旅游營銷、基于移動旅游服務的“一部手機游云南”、面向全面旅游解決方案的飛豬升級版未來景區,均成為這一年的旅游行業熱點。抖音成為旅游目的地成功營銷的平臺,一批旅游城市,如重慶、西安、廈門等成為抖音上的網紅,旅游收入與游客量顯著增長。重慶已經成為抖音上最火的網紅城市,李子壩輕軌站因為抖音上很火的視頻“輕軌穿樓過”,成為很多旅行社力推的重慶一日游必去的景點之一,很多游客專程去拍攝輕軌穿樓而過的瞬間。西安城墻腳下的永興坊“摔碗酒”也被抖音捧紅,“摔碗酒”配上一首《西安人的歌》,吸引“抖友”前來“打卡”。此外,廈門鼓浪嶼的“土耳其冰激凌”、濟南寬厚里的“連音社”和張家界的天門山等都借助抖音形成熱點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