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下閎紀念館:閬中“尋根之旅”的數字體驗
光影也賞月——看現代人如何“玩”中秋?
腦洞大開—-腦機接口系統創造人機合體神話
落下閎紀念館
落下閎紀念館是為傳承四川首批十大歷史名人、西漢天文學家落下閎而建。雖然紀念館才完成初驗,尚未正式開館,但憑借其“古典的外衣與智能科技的血脈”的獨特設計,已經吸引了來自省、市各級單位和中國僑聯主辦的“尋根之旅”夏令營等一批又一批的參觀者。近日,中宣部副秘書長明立志在省委宣傳部原常務副部長侯雄飛等一行的陪同下,走進落下閎紀念館,調研南充市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肯定了各方工作,并為紀念館的進一步完善提出了珍貴的指導意見。
明立志副秘書長一行首先參觀了紀念館的序廳,聆聽了布展單位金手指的導覽員對落下閎生平的介紹。突然序廳燈光一暗,搖身一變為數字展廳,墻面就是一塊巨大的顯示屏, 幾分鐘內展示了從漢王朝到閬中山水的風采,一旁落下閎雕像也變幻出少年、青年、老年的不同形象。領導們對序廳的光影變幻紛紛表示“眼前一亮”。
接下來,眾人來到第一單元,眼前是通常博物館都有的傳統展柜。導覽員向明立志副秘書長及各位領導介紹了這些文物的內涵以及收集的難度和工作量。由于落下閎是民間天文家,關于他的文物收藏幾乎沒有。 金手指絞盡腦汁、歷經艱辛,在請教了馮時等專家學者后,明確了收集方案,歷 時半年,從全國博物館和文物系統內廣泛收集了與落下閎和古天文有關的 實物展品 70 余件,取得了開創性的成果,有力支撐了紀念館的展陳內容。各位領導對眼前難得一見的展品嘖嘖稱奇,并肯定了布展單位的工作成效。
在第二單元,導覽員帶領大家 觀看了西漢古蜀地圖的投影,并近距離觀賞閬中出土的漢代農耕文物,感受當時閬中的農耕生產和民俗生活的風貌。閬中發達的農耕文明是古天文學蓬勃發展的印證。
在本單元的互動展項,明立志副秘書長還親自參與了互動,點擊觸摸屏,與落下閎一起體驗了風雨雷電的變幻。
西漢古蜀地圖的投影
風雨雷電的變幻奇景
第三單元是一個全新的空間。經過古代的城門和街市的樓閣,面前是一個西漢皇家靈臺模型。在它背后的巨大曲折幕屏上,動態演繹落下閎在長安制定《太初歷》的故事,塵封的歷史也變得鮮活了起來。
之后在通過真人演繹呈現頒布《太初歷》的幻影成像單元里,各位領導都身臨其境地從漢武帝的視角里感受未央宮頒發《太初歷》的情景。對落下閎創制太初歷的過程有一個更直觀的了解。觀看完,在場的不少人都表示這兩個數字項目十分精彩,用極具視覺效果的形式講述了歷史。
《太初歷》的幻影成像
再往前,大家參觀了落下閎紀念館獨創的落下閎渾儀復原模型,導覽員講解了渾儀的運行原理,同時墻上的數字投影配合演示了渾儀的結構,大家不禁感嘆中國古代科技的智慧。
四季更迭
拾級而上,順著“古天文科普走廊”,大家來到了紀念館二樓。這里重點展示了二十四節氣和春節文化的文化內涵。它們的最終確立都離不開落下閎。
在了解了二十四節氣的歷史演變后,大家來到一棵光影變幻的大樹下,感受四季變遷。導覽員還向各位領導展示了本區域的整改方案,未來這里會采用藝術展板與互動觸摸屏相結合的方式,獨特造型的展板分別展現二十四個節氣的概況、農諺、習俗。而觸摸屏可則可以承載海量的圖文內容,會將二十四節氣的文化延伸到農耕、民俗、藝術等領域。明立志副秘書長對這一整改很是期待。
接下來,領導們參觀了本館的“亮點”展項——球幕電影。在一個球形環幕里播放以落下閎為主線的星空主題的大片,讓人仿佛在外太空漫游,與落下閎、牛頓、愛因斯坦、霍金不期而遇,感受到人類探索宇宙的勇氣與毅力。大家對球幕電影的視覺效果都感到十分震撼。
參觀“春節大觀”展項時,明立志副秘書長了解到春節時間的確定正是落下閎的貢獻時,他感嘆道:“這樣一個偉大的人物,應該讓更多人了解。中國人始終需要尋根的,文化也是如此。落下閎紀念館在未來一定會有著更加深遠的影響。”
結束參觀后,明立志副秘書長對展館在初驗階段呈現的面貌表示了肯定,同時對紀念館的整改完善表示期待:“落下閎紀念館整體看來相當不錯,雖然還未成型,但是我很期待整改后的最終效果!”
落下閎紀念館就是這樣一個可以互動的文化體驗空間,雖然現階段它還是一個半成品,但它凝聚了眾多領導的關心和專家學者的心血。作為布展單位的金手指也非常榮幸在這個階段就不斷得到各級領導的關心和指導,我們也將竭盡全力,務必做好紀念館的整改工作,力求向社會貢獻一個獨具魅力的落下閎紀念館!相信落成后的紀念館,會吸引更多的人們前來了解落下閎、傳頌落下閎,感受中國古代科學的輝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