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成都北路893弄,
藍天白云,紅旗招展,
一幢典型的老石庫門建筑莊嚴肅穆。
今天在這里,經過一年的閉關修繕,
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舊址陳列館重新開館,
向人們展示她跨越百年的嶄新姿態。
中華全國總工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黨組副書記張工,上海市委副書記尹弘共同為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舊址陳列館揭牌。
這是華凱創意負責創意策劃與布展施工的又一紅色主題展館。這次,我們深情講述的是一段特殊的歷史,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幫助工人組織工會,發動工人罷工以及開展反帝、反軍閥斗爭,為工人階級的解放事業做出的豐功偉績。
上海市靜安區成都北路新閘路路口,繁忙的南北高架下方。一幢黛青色與磚紅色相間的石庫門建筑顯得格外端莊,這里就是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舊址陳列館所在地。1921年8月11日,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在此成立,這是中國共產黨建立的第一個領導全國工人運動的公開機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工人運動的起點,也是中華全國總工會的搖籃。
古人云“夫路不險,則無以知馬之良,任不重,則無以知人之德”,面對這意義非凡的紅色地標,華凱創意的使命感油然而生,如何讓紅色基因在傳承中更具感染力,如何講述紅色故事更能打動人心,華凱創意深知,唯有更嚴謹的布展思路,更細致的展示語言,更恰當的互動體驗,更專注的做事態度,才能成為觀眾的心靈觸手,釀造感性到理性的認識,從而記住紅色故事,升華紅色情感,傳承紅色基因。
走廊:“不忘來時之路”
觀眾進入展館,經歷史足跡長廊前行。長廊地面刻有象征不同歷史時期工人生活境況的赤腳、草鞋、布鞋、皮鞋足跡,引導觀眾行進。墻面鑲嵌于建筑門窗內的影像屏幕展示與歷史足跡對應時期的工人生活狀態影像資料,使觀者清晰地感受到我國工人由誕生初期境遇悲慘,到新中國成立翻身做主的奮斗歷程。
序廳:主題墻
序廳選取室內最優空間創意展館主題形象墻。硬朗整潔的墻面之上,以“工”字為主線造型,象征著工人運動的核心力量,黨的一大《關于當前實際工作的決議》節選以立體字呈現在墻面之上。
第一展區:光榮起點
采用珍貴視頻、實物圖片、多媒體演示及場景還原等多樣化手段介紹中國工人階級誕生的歷史根源以及工人階級生活、工作艱苦的狀況、早期的工會組織與工人運動,重點展現“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作為中國共產黨成立后建立的第一個領導全國工人運動的公開機構的重要地位。
第二展區:崢嶸歲月
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自1921年成立后,歷經了近四年的崢嶸歲月,在這期間,它向工人進行了馬克思主義的教育,組織工會,發動和領導工人罷工以及反帝反軍閥的斗爭,為工人階級的解放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
宣傳教育板塊,以書記部組織發行的《勞動周刊》為創意源點,設置一面由石庫門飛向全國的“書報墻”,輔以互動查閱系統,展示書記部為宣傳進步思想所做的努力。
設計利用建筑空間結構,還原了全國第一所由共產黨早期組織創辦的工人學校教學場景,黑板上書寫著一“工”一“人”兩字,上下相接,拼成“天”字。觀者可在此小坐,通過墻面影像感受當時工人利用工作之余追求進步的熱情。
第三展區: 風起云涌
展區通過照片、史料文獻和實物等方式展示在勞動組合書記部領導下,北方分部、山東分部、武漢分部、湖南分部和廣東分部風起云涌的工人運動歷程。
第四展區:奮斗圓夢
這里將觀眾視線拉回當下,展示新時代的工人階級在黨的領導和先輩精神的引領下持續為國家發展奮斗圓夢的精神面貌和工作熱情。
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舊址陳列館的順利實施是華凱創意匠心營造的又一“紅色經典”作品,為更好地在城市中心賡續紅色文脈,傳承紅色基因,華凱創意一點一滴還原歷史、多維度豐富觀展體驗,本著“高起點、高標準、高要求”的原則保證項目最終呈現品質,用赤誠之心發揚與傳承紅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