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8年4月,教育部對外印發《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其主要任務表明信息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促進兩個方面的水平提高是未來的發展方向,教育信息化的深度應用乃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應當具備的基本素養;同時也能體現出信息化技術將更加深入地融入到教育理念更新、模式變革、體系重建等多個方面。
近日,TCL商用攜智慧教育解決方案于茂名市電白區林頭鎮烏坭小學正式落地,為烏坭小學教育信息化進程增添了一把火,助力烏坭小學實現以大數據支撐的智能化、信息化、高效化的教育方式轉變。
烏坭小學,是一所歷史悠久的義務教育學校,從1950年至今已有69年歷史。憑借著優秀的師資力量和制度與人文相結合的管理思想,學校取得了優秀的教學成果和家長的普遍好評。通過本次教學環境更新改造工程,滿足學校教學工作中的多種需求。
好用、實用、方便用
“以前,機器上接了好多線,一個壞了其他都不能用了,線還容易掉出來,還不好操作;圖像顯示不清楚,學生看不見,就只能聽,聽著聽著就走神了;現在方便多了,顯示還清晰,跟看電影一樣,一些教學工具非常棒,比我用教具還要方便有趣,學生上課的表現比以前積極多了。”四年級(1)班的陳老師一邊說著,一邊比劃著軟件上的學科工具。
自從TCL智慧教育平板進入教室,替換掉早期的教學設備后,老師們對以觸摸進行操作的方式十分好奇,以往需要逐個調試的操作方式變成了現在按下開關按鈕就能在一個設備上實現多種功能,大大減少老師在教學前的準備工作;同時,以現代智能化手機觸摸操作普遍應用的大環境下,直接在顯示屏幕上觸摸操作的方式,讓老師倍感親切,宛如操作自己的智能手機一般,對于老師在課中教學內容的展示、板書的書寫批注也變得更加直觀和順暢,老師授課的效率也大大提高。
許多老師在應用過程中發現,設備本身具備環繞音響、4K顯示、windows+android雙系統配置,讓每一位老師在授課內容呈現上有更多的選擇,能夠完美結合目前一些優質的移動端聽讀、線上作業等應用,還能夠在課堂上進行調取、展示,結合快捷白板功能,讓每一個畫面都是一塊黑板,針對問題和細節內容即時進行有效梳理和講解。
如陳老師所說:“一位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很難長時間集中,所以老師要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這樣才能保證課堂的教學效率,而TCL教育平板功能的強大以及高度的兼容性能夠讓很多原本做不到的事情變得能夠做到,這本身就對老師教學很有幫助。”很多老師能夠在TCL教育平板的支持下調用各種教學資源和工具,實現老師各種教學奇思妙想,不僅改變了原本授課的課堂氛圍,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及好奇心,同時也讓每一位老師感受到更加便捷和舒適的操作體驗感。
高效備課助力課中優質教學
參觀五(2)班一堂數學課,李老師通過結合flash、視頻等多種素材整合的優質教學課件,實現內容多樣化,且生動而有趣的教學方式,同時基于課件內容在白板工具上快速繪制立體圖形、公式內容進行擴展練習、題目變形等操作,每個學生都目不轉睛地盯著屏幕上的內容,并爭先恐后地喊出答案,學習熱情高漲。
課后,李老師主動聊了下這段時間的應用心得:曾經李老師覺得,只要有黑板和粉筆,沒什么做不了的;但是現在,伴隨著新設備入校,以往的授課方式伴隨著數個教學工具的運用就能產生截然不同的感受,同時備課的便捷化也讓她能騰出更多時間思考更加細節的教學問題;看著學習熱情高漲的學生們,她感到無比的充實和自豪
事實上,這并不是個例,每個裝了TCL教育平板的班級都能看到這種景象。這是源于每臺設備都安裝了專業的教學白板軟件,各種常規工具支撐著課堂上花樣百出的教學方式。光書寫筆的類型就多達九種,配備各種學科的背景設置、遮幕、聚光燈、二維三維圖形等多種輔助功能,更配置覆蓋全學科的可操作的學科工具及本地素材庫等內容,幫助老師在原有課件基礎上更進一步的進行延伸擴展,讓每一位老師都能通過很簡單的方式將教學內容設計成具有一定趣味性或探究性的展現方式,緊緊抓住學生的好奇心,讓高漲的學習熱情不斷燃燒。
同時,軟件除了授課可用外,也能用于備課;不僅能在課堂上配合老師準備好的課件進行教學展示外,還能在備課階段將原有課件導入,通過軟件配備的工具功能,在原有課件基礎上二次加工,將很多復雜動畫、功能、素材的嵌套變得一鍵即可設置編輯及插入拓展,讓每一位老師都能通過非常簡單的功能將有趣的內容及特效套入課件內,還能夠調取本地資源庫及網絡資源幫助更好的優化課件內容,從而實現更加便捷化的備課、更加高效細致化的授課方式。
人人都是優質課程的生產者
以烏坭小學傳統的教學模式來看,一節優秀的教學課程在下課鈴聲響起時便已結束,無論是學生復習,還是教師交流分享均無法重復利用,只能通過記憶或文字記錄將部分片段重現;每一堂課,都是一份資源的生成,每一次研討,都是一次教學質量的提升。這些在日常教學中產出的資源,每一份都是無比珍貴。
基于TCL智慧教育解決方案的落地,新設備進入到教學場景,新的教學軟件及特色工具帶來了教學方式的變化,每一堂課,每一次集體備課,每一次教學研討,老師都可以輕松將其進行保留。
現在,每當授課內容有新的變化、教學研討活動,甚至常規授課,老師們直接點擊教學工具上的錄制功能,即可將整堂課的內容一并錄制下來,存放于設備中或上傳至本地服務器,通過這種方式源源不斷生成校本資源,同時也能提供網絡課堂內容給到學生及家長參看學習,還能在教研活動中調取供老師提升學習,實現本地化資源生成、管理、分享等目的,既保證優質資源能源源不斷產生,又提供客觀教學依據改進教學質量、提升教師能力,同時形成本校的辦學特色,助力烏坭小學走向智能化、信息化、現代化的新型教育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