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鎮是指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以及住建部決定在全國范圍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計劃到2020年,培育1000個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閑旅游、商貿物流、現代制造、教育科技、傳統文化、美麗宜居等特色小鎮,引領帶動全國小城鎮建設。
特色小鎮自開展以來,成為各地熱門的發展方向。目前,住建部已發布第一批、第二批特色小鎮名單。其中,第一批共127個鎮,第二批共276個鎮。
1、特色小鎮、特色小城鎮發展更明確
2018年,國家發改委辦公廳發布了關于建立特色小鎮和特色小城鎮高質量發展機制的通知(發改辦規劃〔2018〕1041號)。此次發布的《通知》對特色小鎮和特色小城鎮高質量發展提出了總體要求,進一步規范、扶持特色小鎮及特色小城鎮的發展。
《通知》明確指出特色小鎮是在幾平方公里土地上集聚特色產業、生產生活生態空間相融合、不同于行政建制鎮和產業園區的創新創業平臺。特色小城鎮是擁有幾十平方公里以上土地和一定人口經濟規模、特色產業鮮明的行政建制鎮。
這是自2016年開始探索特色小鎮以來最明晰的界定,對特色小鎮和特色小城鎮高質量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未來,特色小鎮、特色小城鎮的發展方向將更加明確、規范。
2、文旅特色小鎮熱度不減
伴隨著文化旅游的需求提升,以文旅產品為核心的小鎮建設如火如荼。文旅小鎮逐步成為旅游產業中非常重要的產品,受到了越來越多游客的歡迎。從概念上來說,文旅特色小鎮是以文化旅游融合為依托,以文化基因和文化元素提煉為核心,以創意和再生設計為手段,對屬地特色自然資源、人文資源、產業資源等關聯性資源進行一體化深度整合后,以系統化的特色文化標識為指向而構建的文化、生態、生活、產業有機融合的生態型空間體系。
文旅小鎮建設的全面鋪開,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國家政策層面的大力支持。“十三五”規劃中提出要把文化產業打造為國家支柱性產業,陸續提出“智慧旅游”、“特色小鎮”、“美麗鄉村”等一系列新名詞,多省也相繼推出文旅小鎮建設計劃。文旅小鎮已成為繼全域旅游之后又一個旅游熱點。
在旅游消費持續走高及國家政策的扶持下,文旅小鎮仿佛一夜之間成為了市場寵兒。最新報告指出,目前公布的兩批國家級特色小鎮共403家,其中300家為文旅小鎮,全國已經有220多個文旅小鎮項目規劃完成,300多個文旅小鎮正在規劃。
3、冰雪小鎮將迎來井噴式發展
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舉辦將推動冰雪旅游進入黃金發展期,中國將迎來大眾冰雪旅游時代,涉及交通、餐飲、住宿、活動、娛樂、購物等多方面。冰雪賽事數量逐年增多,參賽及觀賽人員數量增加,參賽人員多樣化,辦賽規模擴大。
2017年中國冰雪產業規模達3976億元人民幣,2020年中國冰雪產業總體規模將完成6000億元的目標,2022年北京市冰雪產業規模達到400億,培養5萬名冰雪專業人才,實現800萬人參與冰雪運動,每個區至少建設一座1800平方米的滑冰館。
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國內已建成26個特色冰雪小鎮,冰雪小鎮生態圈正在加速形成,到2020年冰雪小鎮數量將達到40座,迎來冰雪旅游市場的爆發期。目前冰雪小鎮主要分布在黑龍江、吉林和京津冀地區,但全國范圍內冰雪小鎮正以星星之火的態勢迅速發展,南方市場潛力巨大。冰雪小鎮將運動、度假、商業、休閑娛樂等業態進行融合,形成完整的運營結構,2016年冰雪小鎮的經濟規模估計到達220億元水平,占冰雪旅游市場規模的55%。
4、工業文化特色小鎮迎來新機遇
2018年11月,工信部印發了《國家工業遺產管理暫行辦法》,對開展國家工業遺產保護利用及相關管理工作進行了明確規定。據《辦法》顯示,支持打造具有地域和行業特色的工業旅游線路,鼓勵利用國家工業遺產資源建設特色小鎮(街區)等。
《辦法》提出,支持有條件的地區和企業依托國家工業遺產建設工業博物館,發掘整理各類遺存,完善工業博物館的收藏、保護、研究、展示和教育功能。鼓勵利用國家工業遺產資源,建設工業文化產業園區、特色小鎮(街區)、創新創業基地等,培育工業設計、工藝美術、工業創意等業態。
近年來,隨著我國工業化的深入發展以及旅游業的蓬勃興起,工業旅游的人氣迅速增長。隨著利好政策出臺,工業旅游將迎來新機遇,未來以工業文化為主體的特色小鎮將加快發展。
5、健康產業成為熱門方向
近年來,隨著國民收入不斷增長,健康意識迅速覺醒,帶動大健康產業蓬勃興盛。而當前恰逢全國大規模建設特色小鎮之際,以大健康產業為核心的健康小鎮得到青睞。
健康是人類永恒的主題,在“健康中國”戰略下,健康產業已經成為新常態下服務產業發展的重要引擎,大健康時代已全面來臨。隨著大眾旅游時代的推進,旅游休閑度假也已經發展成為帶動地方經濟增長的新引擎,追求健康和精神享受,也逐漸成為休閑度假旅游的主要訴求。大健康與旅游加速融合,為健康特色小鎮發展奠定基礎。
健康絕非小事,它已經上升到國家層面,注重全民健康,近年來,無論從中央到地方政府,與康養相關的政策頻出,致力于推進健康中國、健康產業的監督、管理與發展,為康養小鎮的發展提供支持、引導和推動作用。以人口健康促進經濟增長,是一種既穩增長又調結構、既利當前又利長遠的戰略選擇。對于老年人口龐大的我國,推動健康產業發展意義重大。而且我國大健康產業規模占GDP的比例不到5%,未來可增長空間巨大。
6、PPP合作模式呈上升趨勢
持續穩定的資金來源是特色小鎮發展的關鍵,因此合適的融資模式對于特色小鎮的發展將至關重要。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PPP模式在中國各級地方政府已逐步廣泛運用,未來將呈現上升趨勢。
以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為基本特征的PPP融資模式,能夠有效地綜合使用財政資金和社會資本,彌補特色小鎮資金缺口,豐富資金來源。由于PPP模式下,特色小鎮建設所需的資金是以項目公司為主體進行融資的,因此不會增加政府部門的負債。
同時,未來通過小鎮進入成熟階段后產生的穩定現金流收入,可以發行資產證券化產品進行融資進一步支持小鎮的發展。當然,初期對于產業的規劃同樣非常重要,政府部門通過參股PPP項目公司,在規劃階段也擁有相當的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