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以畝產GDP高低衡量經濟發展成果,這個小鎮以約占全國五十萬分之一的土地、五萬分之一的人口,創造了五千分之一的地區生產總值和財政收入;如果以生態環境優劣來衡量社會發展的文明程度,這個小鎮的綠化覆蓋率達到46%,鎮在林中、路在綠中、房在園中、人在景中……這個美麗的小鎮就是江蘇省江陰市的新橋鎮。
改革開放40年來,新橋鎮以“時尚服飾之都”“藝術文化新城”“花園城市典范”為目標,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實施,全力推進產業轉型、城鎮建設、生態文明、民生福祉和社會治理水平,先后獲得全國文明鎮、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中國紡織服裝名鎮等榮譽,邁上了高質量發展之路。
新橋鎮堅持產業強鎮,以發展毛紡服裝產業為主,統籌兼顧其他產業,實現了質量與效益、質量與速度、質量與總量的統一。目前,從該鎮走出的海瀾集團已成為無錫地區首家產值超千億元級企業;陽光集團依托平均每天50多個面料新品的研發能力,始終在全球市場保持龍頭地位。
在科技創新的道路上,新橋鎮把打造研發總部、引育高端人才、推進品牌標準作為重要抓手。截至目前,新橋鎮共承擔國家火炬計劃項目10個,開發省級以上新產品53種,授權專利累計2686件;參與制定國際標準6項、國家標準5項、行業標準19項。
新橋鎮統籌生產、生活和生態空間,不斷優化功能布局,完善配套基礎設施,推動社會治理水平提升。先后建成公共自行車服務系統、居家養老中心、24小時圖書館、垃圾分類及處置設施,以及覆蓋鎮區主要公共場所的免費WIFI等惠民實事工程;不斷完善社區居家養老中心建設,開展了助餐、醫養、日間照料、家政援助等養老服務。
在生態治理方面,新橋鎮全面關停“三高兩低”和“散亂污”企業;持續推進一批水系整治、清淤及重點防洪水利工程建設,使河道水質明顯提升;完成了工業園區污水接管全覆蓋,實現污水零直排,鎮區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已達到97%以上,系統性保障了區域水環境質量;在江陰市率先開展垃圾分類試點工作,完善垃圾收運處置體系,有序推動了農村生活垃圾清運市場化運作。
生產、生活、生態,界限分明又相互融合,創造了新橋鎮的美好生活。
近年來,新橋鎮進一步優化城鎮發展格局,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全面推進特色小鎮建設。根據規劃,新橋鎮將投入80億元,全面建成海瀾飛馬水城旅游度假區和陽光生態旅游度假區等重點項目,打造集毛紡服裝生產、品牌連鎖經營、總部研發銷售、高端旅游度假、影視文化創意和生態旅游為一體的特色小鎮。
2018年“十一”長假期間,海瀾飛馬水城接待游客近19萬人次,2019年,集體育拓展、運動旅游、賽事會議等功能的瀾馬體育項目將建成營業;陽光生態旅游景區正在加快推進中。圍繞一路、一橋、一寺、一街、一河、一社區“六個一”工程,新橋鎮全面啟動社區建設。生態科研園、生態濕地景區、養生度假區、鄉村民宿精品旅游項目也在規劃設計中,目標是打造融江南水鄉風貌和田園度假體驗魅力于一體的生態旅游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