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區位于中國河北省保定市境內,地處北京、天津、保定腹地,規劃范圍涵蓋河北省雄縣、容城、安新等3個小縣及周邊部分區域,對雄縣、容城、安新3縣及周邊區域實行托管。
雄安新區定位二類大城市。設立雄安新區,對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新模式,調整優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間結構,培育創新驅動發展新引擎,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通知,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
2017年6月,中國共產黨河北雄安新區工作委員會、河北雄安新區管理委員會獲批設立,為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派出機構。
2017年10月,國家工商總局在官網公布《關于支持河北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的若干意見》,其中提出將依法對“雄安”字樣在企業名稱核準中予以特殊保護,“河北雄安”作為行政區劃使用。2018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批復了《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
2018年12月,經黨中央、國務院同意,國務院正式批復《河北雄安新區總體規劃(2018—2035年)》。
雄安新區絕非傳統工業和房地產主導的集聚區,創新驅動是其發展的基點,雄安將成為進行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金融創新的新區,吸引高端技術企業、國際合作企業、創新引領企業集聚,建設集技術研發和轉化交易、成果孵化、產城融合的創新發展示范區。
雄安新區的設立要重點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載地,這也為其他全國大城市發出了信號,如何疏解城市功能,作為擁有13億人口的大國,是每個城市都要面臨并思考的問題。北京作為中國首都的特殊性,雄安新區的規模相對較大,而特色小鎮的發展為其他城市疏散城市功能提供了重要契機。
一、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的要求和特色
雄安新區要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牢度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改革為主線,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堅持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延續歷史文脈。雄安新區未來的定位之一,是將其建成京津冀協同發展中河北“新型城鎮化與城鄉統籌示范區”。
雄安新區是貫徹落實新理念的創新發展示范區,是整個中國社會發展到了一個較高經濟水準,較高文明程度,較高發展階段而出現的新城,代表了新的城市發展不再以房地產為核心,而是產城融合下生活與工作一體化的發展,創新驅動是其最大特點,將引領未來城市發展、引領全國經濟社會發展。
二、關于特色小鎮的核心論斷
特色小鎮是中國城鎮化發展到較高階段的必然選擇
特色小鎮是一種開發運營一體化、投資一體化的結構,是城市開發較高階段的必然選擇。特色小鎮是一種生活追求、理念追求、哲學追求、精神追求的社會化呈現,是一個跨產業、跨區域、跨地產、跨社會的綜合開發架構,包括了土地一級開發、特色產業開發、特色村落開發、農業創新開發、房產開發、旅游景區開發等多種結構。
特色小鎮開辟了城鎮化的另一條路
以工業化為核心的城鎮化,需要工業化產業要素聚集,形成產業聚集。而以特色小鎮為核心的城鎮化,開辟了城鎮化的另一條路,即依托原鄉本土的物質資源、人文資源,基于特色條件,建設特色產業引導下的城鎮發展,這其中,以服務產業聚集、智能制造與體驗化定制、互聯網+、電商運用等為依托的創新發展層面,構筑了全新的城鎮化發展圖景。這方水土,養這方人!在這方水土與這方人中,挖掘出特色價值,培育出特色產業,這是關鍵。
特色小鎮是以市場為導向的產城發展模式
任何一個特色小鎮一定是政府、市場化運營的社會機構和開發性金融機構的合作結構,而不是一個單一企業的商業結構。因為特色小鎮用地產化的方式是沒有出路的,一定要有產業經營結構,而產業的經營需要政府與民營企業長期性合作。社會機構以市場為前提進行資源配置帶動長期性的資金,帶動政府投資小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有效的帶動居民就業及產業發展。
特色小鎮是中國城鎮化的革命
以特色小鎮開發帶動分散的廣大鄉鎮人群的城鎮化,是中國未來社會經濟發展中最重要的開發帶動模式和引擎結構,是縣域經濟發展的核心引擎。特色小鎮是中國城鎮化的革命,它將帶動2000個小鎮、30萬億以上的產城一體化開發、2-3億人口致富。
國家級新區作為一項復合型政治戰略,不僅服務于國家經濟發展,也是探索國家與社會治理體系、城鎮化發展道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凸顯了大國發展的政治智慧。
國家級新區不僅被塑造為經濟發展的新增長極,更是作為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的先行者,成為中國未來經濟社會發展與政府治理改革的試驗田。國家級新區建設為社會主義國家現代化大城市建設、生態城市營造方案、人民美好生活與自由全面發展的社會制度構建提供了廣闊的探索空間。
國家級新區不僅具備功能上的復合性,還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與改革開放系統布局的重要環節。當前我國正以國家級新區建設為契機,帶動新型城鎮化、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新區帶動城市,進而帶動城市群、區域經濟、經濟帶發展,從而為國家層面的“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和長三角一體化建設夯實支撐力量。
從浦東新區到雄安新區,近三十年的國家級新區建設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新城新區發展道路。國家級新區的發展表明,在充分發揮市場作用的基礎上,政府能夠通過合理的規劃布局和政策引導有效提升區域發展的速度和質量。當前國家級新區承載著更為重要的戰略使命,自由貿易試驗區、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自主創新示范區等一大批戰略功能疊加其上,使得國家級新區擁有更強大的改革創新動力。面對復雜的國際形勢,國家級新區需要更進一步參與到國際競爭與分工之中,與主體城市、城市群增強聯動發展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