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鎮是在新的歷史時期、新的發展階段的創新探索和成功實踐。截止2018年2月,全國兩批特色小鎮試點403個,加上各地方創建的省級特色小鎮,數量超過2000多個。概念性的東西就不多說了,今天主要談談特色小鎮的兩大重要節點:開發和融資。
開發特色小鎮的條件
根據浙江特色小鎮的相關經驗,其開發主要包括7個部分。
特色產業引擎:當地的特色產業,一般以當地政府推廣目錄上的新興產業或本地自有的傳統文化產業為主。
旅游引擎:旅游業是吸引外來消費的關鍵,其中包括一個或多個核心旅游休閑項目,如觀光景區、主體樂園、特色街區、溫泉養生中心等。
核心產業園區:產業園區承載了小鎮產業的研發、生產、制造等核心功能,是城市特色產業的集中體現。
休閑聚集區:聚集了各種休閑業態,留住人流并擴大其消費。
產業延伸環:圍繞特色產業及旅游產業,形成一系列產業延伸,呈輻射或組團分布。
獲取土地開發收益的重點:包括原有城鎮居民居住,農民城鎮化居住,產業人口聚集居住,外來游客居住等。
社區配套網:服務于居民生活及旅游產業的金融、醫療、教育、商業等產城一體化的公共配套。
其中,特色產業開發是核心,不僅涉及了產業本身的生產制作,還會延伸到服務性質的第三產業,與其相關的應用以及教育和研究事業。而浙江特色小鎮的產業又以雙產業為主,即“特色產業+旅游產業”。其中,特色產業開發具體落地架構主要分為事業導入與產業開發兩個方面:
事業導入又分為科(產業科研基地)、教(教育培訓園區)、文(產業博物館)、其他(相關配套設施)。
產業開發主要包括產業本身(科技產業園、產業孵化園、雙創中心、創想園等);產業應用(應用示范園等);產業服務(產業+貿易、產業+會議、產業+康養、產業+運動、產業+休閑娛樂等等)三大類。
旅游產業項目開發則主要采用“旅游吸引核+休閑聚集+商街+居住”的架構模式。
旅游吸引核——特色項目吸引核(包括主題樂園、景區等)、風貌吸引核(包括古鎮、藝術、創意等)、廣場吸引核(包括激光水秀、篝火晚會等)、餐飲吸引等。
休閑聚集——餐飲聚集、酒吧與夜間聚集、創意客棧聚集等。
商街——創意工坊街區(諸如百工坊、百藝坊等)、娛樂游樂街區(演藝、洗浴、養療等)、休閑街區與商業地產。
居住——就業與本地居民第一居所、大城市與周末居住第二居所、養老與度假居住第三所等。
特色小鎮建設投融資模式
特色小鎮的開發需要以基礎設施的投入為前提,但是對一些財政比較薄弱的地區而言,大量的資金投入顯然不現實。因此,持續穩定的資金來源是特色小鎮發展的關鍵,合適的融資模式對于特色小鎮的發展是非常有必要的。在這里,浙江特色小鎮主要采用的是以構建以項目為核心,特色小鎮投融資平臺為互相支撐的投融資框架結構。
投資平臺建構:一是城市投資;二是旅游投資。城市投資包括健康、水利、健康投資;旅游投資包括文化投資、農業投資、養老投資等。
多種融資方式:包括基金資金、開發性銀行政策資金、PPP開發資金、商業銀行信貸資金、ABS資產證券化、政府貼息、貸款資金等。
外部資源導入:導入大量優質的IP資源,包括知識資本的導入以及成熟品牌的導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