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個人來說,博物館可能是 " 性價比 " 最高的課堂,代表日常生活之外的 " 詩與遠方 ";對于一個國家,博物館是人文精神的培育者、民族文化的傳承者,代表著一種綿綿用力、久久為功的文化力量。記者從沈陽市文廣局了解到,目前,沈陽全市擁有各類博物館 40 家,其中,既包含沈陽故宮博物院、遼寧省博物館(新中國第一座博物館)、" 九一八 " 歷史博物館、張氏帥府博物館這樣的國有博物館,也包括會計博物館、古生物博物館、兵器博物館等政府機構和高校創辦的專題博物館。此外,還有一些由個人創辦的民間博物館,如沈陽古舊鐘表博物館、廣告博物館、飲食文化博物館等。
去年,全市各博物館推出展覽百余個,其中引進展覽與交流展覽近 40 個。通過 " 百萬市民走進博物館 " 文化惠民活動,帶動 615 萬人次走進博物館,其中免費參觀人數達 315 萬人,均比 " 十一五 " 末期增長一倍以上。
歷史文獻收藏家、資深博物館學者透露,目前,紅塔遼寧煙草有限責任公司沈陽卷煙廠正在籌建一個卷煙工業博物館,遼寧廣播電視臺則在籌建一個廣播電視博物館。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些已建成和正在籌建中的博物館中,最引人關注的當屬正在籌建中的沈陽市博物館。目前,在全國 15 個副省級城市中,只有沈陽和長春沒有一個涵蓋本地區從古至今全部發展內容的博物館。根據去年發布的沈陽 " 十三五 " 規劃,沈陽市博物館將利用原遼寧省博物館改造而成。對此,市文廣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這件事情還在溝通中,預計年內將有實質性動作,而帥府紅樓群將隨之一起回歸。記者了解到,西院紅樓群是張氏帥府中規模最大、房屋最多的建筑群,占地 11017 平方米。這里曾為遼寧省圖書館使用,1997 年,遼寧省文化廳遷至西院紅樓群辦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