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宋城演藝董事長黃巧靈接受證券時報采訪時透露,2017年全年,宋城演藝旗下的演出數量合計15000余場,觀眾達5000余萬人次,其中“千古情”系列演出8000多場,觀眾達3500多萬人次,創造了世界文化旅游演藝市場的五個第一:
劇院數第一
座位數第一
年演出場次第一
年觀眾人次第一
年演出利潤第一
“千古情”系列票房更是占據全國旅游演出總收入40%以上,以絕對優勢占領中國旅游演藝票房的半壁江山。
中國的旅游演藝形式,從產品角度來看越來越趨多樣化,旅游演出也并非簡單的文娛演出,更多依靠背后強大的IP資源支持,打造獨特屬性的旅游演藝產品,甚至整個產業鏈。這成為樂園/景區在市場競爭中的優勢,也是現代旅游演藝的發展趨勢。
旅游演藝發展階段
縱向來看,中國的旅游演藝發展經歷三個階段才成為今天看到的這樣,即初級發展階段、繁榮發展階段和快速發展階段(來源:百度百科)。
初級發展階段約處在20世紀80年代,代表性的演出有1982年西安推出的《仿唐樂舞》,古典民族樂團現場伴奏,配以古語朗誦詩詞歌賦,融鐘、鼓、琴、瑟于輕歌曼舞,極好地表達了“隋唐遺韻”的意境。
被稱為第一臺仿古樂舞的《仿唐樂舞》仍在演出
自1979年開始首演的大民民族舞劇《絲路花雨》也是代表之一。演出取材于敦煌莫高窟壁畫藝術,博采各地民間歌舞之長,打造出“中國舞劇之最”,并被新聞媒介贊譽《絲路花雨》“為中國舞蹈劇開辟了新路”。至今演出已逾2600多場,出訪4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經久不衰的經典之作。
2016年7月1-3日慶祝香港回歸祖國19周年獻禮演出,數虎圖像負責多媒體視覺改版
2016年《絲路花雨》兩次改版,在傳統舞劇中加入多媒體視覺。瑰麗多彩的敦煌壁畫與舞美視覺設計融合,給觀眾帶來舞美視覺沖擊力的同時,讓舞臺藝術、舞蹈藝術的表現力呈現出意料之外的驚喜和唯美。
繁榮發展階段的代表之一是1997年宋城景區首次推出《宋城千古情》,“主題公園+文化演藝”的模式代表旅游演藝的繁榮大發展。
2009年起,數虎圖像開始與宋城集團合作,根據演出內容和表演藝術形式,加入多媒體視覺設計與舞美影像,打造多媒體視覺旅游演出。如今該演出年演出達2000余場,是目前世界上年演出場次最多和觀眾接待量最大的劇場演出,被海外媒體譽為與拉斯維加斯“O”秀、法國“紅磨坊”比肩的“世界三大名秀”之一。我國旅游文化演藝行業逐漸步入了繁榮發展時期。
近幾年,隨著梅帥元總策劃制作、張藝謀導演的大型實景演出《印象·劉三姐》、山水盛典《報恩盛典》、《法門往事》等,萬達集團主題樂園演出,宋城集團“千古情”系列全國擴張、華誼兄弟電影世界等演出出現,旅游實景演出和主題公園特色演出真正掀起旅游演藝的發展熱潮。
隨著旅游業和演藝業快速發展,在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以數字多媒體技術為代表的現代科技與旅游演藝融合,不斷豐富演出形式,觀演關系也產生了巨大變化。
獨具特色是競爭力的根本
經歷三十幾年的發展,中國的旅游演藝已不是簡單的文娛產品。面對同質化、高速增長的演出劇目數量等問題,獨具特色的演藝主題和風格成為各類旅游演出從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的有效競爭力。
無論是實景旅游演出、主題公園旅游演出,還是劇場表演、旅游演出,都非常重視本土文化資源和內涵的開發,力圖將文化資源與演藝科技手段相融合,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獨特競爭力的文化演藝大餐。
典型的有宋城集團推出的“千古情”系列演出,以演出為核心產品之一建造主題樂園,如杭州宋城景區(《宋城千古情》)、炭河古城西周文化主題公園(《炭河千古情》)、麗江宋城旅游區(《麗江千古情》)等,文化演出+相匹配的多功能綜合型娛樂劇場+主題公園,延伸旅游演藝產品鏈,為項目收益提供保障點。
與時俱進才是硬道理
與時俱進是主題公園/景區,甚至旅游演藝長期發展的生命力。以宋城“千古情”系列演出為例,每年都在改進,劇本優化、舞臺改造、舞美視覺全方位提升。去年《麗江千古情》、《宋城千古情》完成全息版改版演出,以符合市場需求的理念做演出,完成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盈利。
無獨有偶,萬達集團依靠文化資源、人才資源、技術資源、品牌影響力等,在全國各地建造萬達電影樂園/萬達游樂園。其中數虎圖像參與制作項目的合肥萬達主題樂園多媒體黑光劇《夢蝶》、哈爾濱萬達樂園超媒體音樂劇《丁香仙境》及后續合作項目,充分運用現代科技與文化、藝術與地方特色結合,打造旅游精品項目。
合肥萬達主題樂園的多媒體黑光劇《夢蝶》,園區內根據這一演出主題打造了一個夢蝶仙境區,區域內的花草、城堡、裝飾、夢蝶劇場等皆以“夢蝶”元素進行建造,成為親子家庭在此休閑娛樂的夢幻場所。其中這場演出不僅以當地文化特色為素材創作,技術層面上也突破國內傳統兒童劇制作的規格,首次將捷克戲劇中慣用的黑光劇引入,利用黑光技術和大量的黑光道具,實現豐富的視覺沖擊。并結合大量舞美道具和奇幻舞美視覺場景,呈現一出真實與虛幻交織的兒童黑光劇表演大戲。
作為文化與旅游的有機融合,旅游演藝一經誕生就被各界寄于厚望,經過數十年的發展,無論在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有質的提升。如萬達文旅、宋城演藝、華僑城集團等,只有依托自身資源和優勢,組建自己的特色演藝團隊,創排自己的旅游演藝品牌節目,才能在激烈的演藝市場競爭中樹立典型,占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