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旅游局宣布2018年為“美麗中國—全域旅游年”,中國文旅產業消費升級,但休閑度假產品卻供給不足,科技產品將很大程度上填補舊有的旅游產品空白,科技文旅將推動全域旅游發展。
技術創新對于“旅游+”多產業融合,文化IP開發起關鍵性作用,能提升景區內容和升級景區產品質量,給游客帶來更多的娛樂性和科技、文化體驗。
花生數字,以內容為核心的VR旅游娛樂整體服務商,為旅游景區提供:VR旅游娛樂、戶外3D Mapping投影秀、數字多媒體娛樂館、數字文化體驗中心館等沉浸式先鋒體驗,幫助景區從單一的觀光游打造成綜合多樣化旅游產品。
(文章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游部)
當前,我國旅游產業正在經歷從單純的觀光型向觀光和度假并舉、度假產業成為單獨產業的歷史性巨變。這是文旅產業消費升級、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核心內容。
什么才是未來的旅游發展方向?不少業內人士對此認識還比較模糊。可以說,從戰略高度加大度假產品的供給力度,推動和促進市場涌現出更多的類似“烏鎮”和“紅樹林”模式的度假綜合體,已經是我國文旅產業實現可持續健康發展的重大課題。
首先,這是為了更好地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當一個國家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必然會產生大規模的休閑度假需求。人們希望能夠方便、舒適、可承受地享受度假生活,這既是商機又是挑戰。
其次,這是我國文旅產業發展的需要。令人遺憾的是,目前我國海島度假產品供給非常薄弱,很多度假產品也處于郊區游的低層次階段。以海南島為例,作為國內唯一的熱帶旅游島,多年來海南島“國際旅游島”建設卻相對緩慢,這與度假產品供應不足也有關系。
第三,大力發展度假產品,可以為生態改善、扶貧攻堅做出貢獻。從度假產品供給的角度說,國內還有很多山清水秀、氣候宜人、適宜度假的地方。而這些地方往往又多是經濟落后甚至是貧困地區。把這些地方建設成為度假區,就是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是一舉多得的好事。
第四,發展度假產品,要在供給質量上下功夫。實際上,我國一些地方也做了不少的民宿性質的度假產品。然而,由于管理水平參差不齊,服務內容缺乏整體規劃,市場環境惡劣,相互殺價攬客等原因,這些民宿度假區多數經營一般。旅游度假產品亟待轉型升級、提高品質。
那么,如何增加度假產品供給、轉型升級呢?
一是要從戰略高度重視這個問題。首先要把酒店、旅游觀光、休閑度假,從業態上進行區分,分別研究、分別布局、分別管理。其次要制定我國度假產業發展規劃,定戰略、定目標、定政策、定項目。再次要完善度假的標準體系建設,充實度假產品的內容。
二是要支持樹立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度假品牌運營企業。企業是度假產品供給的主體,要把那些游客滿意、市場認可的企業篩選出來,有意識地引導其在全國范圍內增加高水平的度假產品供給力度。尤其是對那些布局超前,承擔了精準扶貧、產業締造、市場環境建設等社會責任的企業,要在項目、融資、市場準入等方面給予支持和幫助。
三是要高度重視市場環境建設。要加大度假產品的市場體系建設力度,一開始就避免出現“零價團”“購物團”等不正常現象。既要堅持市場定價、防止壟斷和不正當競爭,又要防范無序壓價、無底限降價,拉低服務水平。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既要提供日消費千元以上的面向中高收入群體的產品,又要提供日消費一二百元、普通大眾消費得起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