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針對近來有關中國特色小鎮發展的負面報道頻現,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新聞發言人孟瑋14日在北京表示,官方將正視問題,及時糾偏。
國家發改委當天舉行新聞發布會,孟瑋在會上直言,最近一個時期,有關特色小鎮的負面報道見諸報刊網站,比如,特色小鎮失去“特色”,特色小鎮“穿衣戴帽”造假等。她指出,看待這一問題首先應正確認識特色小鎮。
“特色小鎮是推進經濟轉型升級和新型城鎮化的新抓手,是踐行高質量發展的新平臺。”孟瑋表示,近兩年各地區涌現出一批產業特色鮮明、要素集聚、宜業宜居、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鎮,對于激發新經濟發展活力,帶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以及促進歷史文化傳承保護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但孟瑋亦不諱言中國特色小鎮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她指出,一些地方走樣變形的問題逐步暴露出來,有的地方濫用概念、名不副實,什么項目都往“特色小鎮”里裝;有的產業不夠、房地產來湊,房地產化不良傾向抬頭等,這些都違背了特色小鎮建設的初衷,也引發了大量社會負面輿論。
據介紹,針對上述突出問題,國家發改委會同有關部門及時采取舉措,自去年來連續印發兩份文件提出若干規范管理措施,要求各地區嚴格對標對表、認真查擺問題、切實加以整改。孟瑋稱,這兩份文件印發后,中國特色小鎮建設已逐步回歸理性,糾偏工作取得一定實效。
孟瑋表示,下一步,國家發改委將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切實強化對特色小鎮的統籌指導、統一行動,抓緊健全特色小鎮高質量發展長效機制。
例如,在特色小鎮發展中,國務院有關部門將引導各地區落實地方政府責任,堅持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化運作,堅持遵循規律、控制數量、提高質量。在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名單中,一次性剔除行政建制鎮,推進特色小鎮內涵正本清源,防止已公布的403個全國特色小城鎮自我宣傳為國家級特色小鎮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