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鎮海區地方文化特色的“物鏈港”特色小鎮正蓄勢待發,預計三年投資40億元,實現全部總產值100億元以上,猶如冉冉升起的新星,為我區經濟轉型升級注入全新活力。
特色小鎮是相對獨立于市區,具有明確產業定位、文化內涵、旅游和一定社區功能的發展空間平臺,區別于行政區劃單元和產業園區。我區“物鏈港”小鎮總規劃面積達3.5平方公里,以物流為基礎、供應鏈為抓手、港口為依托,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為支撐,建立起物流、信息流、資金流三流合一的供應鏈體系,助推傳統物流產業轉型升級,實現港、產、城融合發展。并于今年被列為市第三批市級特色小鎮培育名單。
“物鏈港”小鎮集交通優勢、產業優勢、配套服務優勢與文化優勢于一體。目前,公—鐵—海聯運的交通網絡已基本形成;產業基礎雄厚,產值2000萬元以上現狀企業占小鎮總企業產值的22%;現狀企業綜合年納稅100萬元至500萬元47家,500萬元以上9家,為小鎮發展奠定了經濟基礎;其次,因毗鄰老城,各類公共服務設施較為齊全;文化優勢方面,后海塘城墻展示著海防文化遺跡,鎮海港則傳承海上絲綢之路文化精神。
另外,“物鏈港”小鎮在功能分區上實現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共融”。在生產區,以供應鏈物流產業為核心,發展與之相關聯的城市物流、保稅物流、電商貿易、研發創新等產業,形成綜合物流、城市物流、創新服務等功能板塊;生態區則依托生態林帶、景觀河道、游憩公園等生態資源和設施,植入創新研發、文化創意等新型業態,打造創新生態綜合區;生活區方面則致力于為小鎮周邊區域提供高品質的生活居住空間,以及餐飲、娛樂、休閑、教育、醫療等相關配套,打造舒適、便捷的宜居生活服務區。
“小鎮三年將累計投資40億元以上,啟動項目16個以上,目前已啟動7個,預計實現全部總產值100億元以上;商貿、休閑等配套服務功能培育初具規模,游客接待量達到15萬人次左右,實現稅收1億元以上。建設規模方面,預計完成建設用地面積1平方公里左右。”區發改局體改科科長王英表示。
7月以來,區發改局全力推進“物鏈港”小鎮申報創建,不斷完善特色小鎮規劃布局,加大協調力度。按照特色小鎮創建目標要求,特別建立特色小鎮創建協調機制,及時協調解決項目推進中的困難和問題,確保建設進度;協助指導創建主體編制完善小鎮規劃方案,明確一核聚心、兩軸聯動、三區多點、綠廊環城的總體規劃布局。同時,該局根據《扶持特色小鎮規劃建設的政策意見》,在土地要素、財政體制、人才支撐等方面給予重點支持和保障。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引導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參與特色小鎮建設。
特色小鎮建設是擴大有效投資、支持創業創新、加快新型城鎮化的全新平臺。不久的將來,我區“物鏈港”小鎮的創建將有效帶動現代物流產業發展,附加值提高,產業鏈條快速延伸,各類配套服務蓬勃發展,成為全國供應鏈物流產業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