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啟用,意味著作為北京新“兩翼”之一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北京空間格局調整邁出重要一步。作為北京新“兩翼”之一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究竟是一個什么模樣?未來會發展成一個什么樣子?
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設是為調整北京空間格局、治理大城市病、拓展發展新空間的需要,也是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探索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模式的需要而提出的。規劃范圍為原通州新城規劃建設區,總面積約155平方公里。外圍控制區即通州全區約906平方公里,進而輻射帶動廊坊北三縣地區協同發展。
2018年3月29日,北京市人大常務委員會聽取和審議了《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草案)》。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向社會公開,北京城市副中心作為北京新兩翼的一翼,將著力打造成為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示范區、新型城鎮化示范區、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示范區。
城市副中心大框架已經拉開
根據新版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北京城市副中心為北京新兩翼中的一翼,將“著力打造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示范區、新型城鎮化示范區和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示范區”。規劃范圍約155平方公里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將構建“一帶、一軸、多組團”的城市空間結構:遵循中華營城理念、北京建城傳統、通州地域文脈,構建藍綠交織、清新明亮、水城共融、多組團集約緊湊發展的生態城市布局,形成“一帶、一軸、多組團”的空間結構。
經過3年多建設,城市副中心的大框架已經拉開:五河交匯處,運河商務區,一批商務樓宇已拔地而起,一批金融機構已率先入駐,16個開發項目近680萬平方米樓宇全面啟動招商;環球主題公園一期項目在位于副中心西部的文化旅游區。目前基礎設施建設正在推進,通往環球主題公園的地鐵也在抓緊建設中;臺湖演藝小鎮等一批特色產業小鎮加快規劃;人力資源產業園、互聯網安全產業園等一批符合副中心定位的優質項目落戶……
11月12日,縱貫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北運河啟動綜合整治,到2020年初夏,將有23座微公園散落河畔,50公里騎行步道串聯三色花樹景觀帶。水城共融、藍綠交織、文化傳承,將成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城市特色。通過恢復歷史文脈肌理,置入新的城市功能,古為今用,北京城市副中心文化創新活力將獲得提升。
未來三年計劃安排項目的總投資超過萬億元
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不僅是調整北京空間格局、治理大城市病、拓展發展新空間的需要,也是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探索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模式的需要。規劃者、建設者們堅持用最先進的理念和國際一流的水準規劃建設管理,努力使未來北京城市副中心成為沒有“城市病”的城區。
作為北京城市副中心標志性工程,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承擔著組織城際交通和城市交通轉換的功能。通州還將建設七橫三縱的軌道交通線網,建設五橫兩縱的高速公路、快速路網絡,加強城市副中心與中心城區、新城的交通聯系,提高通勤能力,同時加密通州區路網形成小尺度街區。
據悉,2017年、2018年,北京市委、市政府共安排城市副中心重大工程近500項,投資超過2000億元!拔磥砣辏鞘懈敝行挠媱潓嵤╉椖1000余個,計劃總投資超過萬億元!12月1日,在通州舉行的“2018全球財富管理論壇”上,通州區區長趙磊向世界發出召喚,“歡迎各界朋友到通州,在投資興業的同時分享副中心成長的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