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國內主題公園市場興起,一些地方在文旅概念的作用下不斷新增主題公園。相較在華強勢吸金的國際主題公園品牌,國內主題公園雖然整體數量飆升但盈利能力普遍較弱,國內主題公園發展現狀中IP短板已經成為老生常談的問題。蓬萊八仙過海旅游集團董事長李海鋒指出,對于企業而言,創造、根植、強化IP后再做產品才能獲得更多成功。在主題公園發展初期階段,國內主題公園數量多且普遍有形無神,但在國家政策引導以及市場調控下,隨著整個行業慢慢趨于理性,旅游項目質量逐步提升,相信這個問題會很快得到解決。
捆綁項目增強競爭力
記者:能否簡單介紹一下蓬萊八仙過海旅游集團的市場占比和門票收入情況?
李海鋒:就市場占比而言,集團業務在山東省蓬萊、膠東半島及煙威地區均占據主要市場份額。其中,在蓬萊地區占據70%的市場份額;在煙臺地區占據50%的市場份額;在濟南地區,大概占據50%-60%的市場份額。而就營業收入來說,蓬萊加上齊河地區的旅游項目,合計門票收入可超10億元。集團搶占市場的強項是打旅游綜合拳,單做一個項目存在一定風險,核心競爭力太差。因此集團將海洋館、歐樂堡、水上樂園、國際酒店捆綁在一起,建成旅游航母進行省內外擴張,提升綜合作戰能力。
記者:據了解,目前國內很多主題公園無法通過旅游業務來盈利,但據說蓬萊八仙過海旅游集團可以靠旅游業務盈利,這是如何做到的?
李海鋒:蓬萊八仙過海旅游集團采用滾動發展的模式。最初集團建立了八仙渡景區,利用該景區門票收入做基礎,建成海洋館,而后利用八仙渡以及海洋館的門票收入建立海洋極地世界,以此類推。在項目的市場培養方面,我們將長短線相結合。像三仙山這種文化景點,培養時間長且收益回報慢,但成熟后市場吸金力大;而像海洋世界、歐樂堡夢幻世界主題公園、歐樂堡水上樂園等短線項目,只要項目建成,短期內可吸引百萬游客,年收入實現上億元。
主題公園建設應綜合考量
記者:此前國家下放大型主題公園審批權,這是否給多地主題公園批量上馬提供了條件?當前國內主題公園建設應該具備哪些條件?
李海鋒:確實目前中國主題公園缺乏整體規劃。審批權下放以后,各地方把招商引資作為考核標準,尤其發展旅游作為考核,因此造成主題公園數量泛濫。其實,包括主題公園在內,建設任何旅游項目都必須具備一定條件,一是要考慮項目選址的自然環境、文化內涵以及經濟環境;二是調研對當地的交通條件、城市人口、文明程度及配套設施;三是需要避免在同區域內產生同質化競爭,合理規劃業務,創造特色化、多元化產品。
尚處IP發展初期
記者:當前多數國內主題樂園仍停留比技術、比價格的方面,而IP方面仍存短板。您如何看待國內主題公園的IP培育?
李海鋒:就IP方面來講,當下中國主題公園還處在發展初期階段,國內主題公園數量多且普遍有形無神。改革開放以后,國內企業雖然借鑒美國迪士尼樂園建立了中國的主題公園,但在IP培養上仍具有很大差距。國際主題公園已經做好文化滲透,將動漫形象根植于兒童心靈世界,并使主題公園成為故事盒和故事線。其實我們國家現在也非常重視這個問題,會拿很多的錢來扶植企業。之后在國家政策引導以及市場調控下,隨著整個行業慢慢趨于理性,旅游項目質量逐步提升,相信這個問題會很快得到解決。
記者:您認為中國主題公園市場的發展趨勢如何?
李海鋒:習總書記提出質量強國的發展戰略,這對中國的旅游行業敲了警鐘。目前,中國旅游業的發展太亂,缺乏旅游精品。旅游發展的生存之本就是品位,只有打造出高質量、高品位的旅游產品,才能盡快得到市場的認可。其中,就中國主題公園市場而言,雖然數量多但盈利的企業不足50%。未來3-5年內,或將有一半的主題公園將會因為項目質量差、規劃亂、缺乏客源和管理經驗等而退出市場,而度過這五年惡性競爭的項目將獲得生機。中國主題公園市場應該理性發展,不要盲目擴張。目前國家發改委對于整個主題公園的發展更加謹慎,并開始進行宏觀調控,這是非常正確和理智的政策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