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省政府印發《關于加快推進全省特色小鎮創建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要高標準高質量推進特色小鎮建設,并繼續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從2018年開始至2020年,每年評選出15個創建成效顯著的特色小鎮,每個給予1.5億元以獎代補資金支持。
《指導意見》明確,要緊緊圍繞旅游文化產業發展這條靈魂和主線,守住不觸碰生態紅線、不占用永久基本農田、不通過政府違規舉債來建設、不搞變相房地產開發4條底線,聚焦特色、產業、生態、易達、宜居、智慧、成網7大要素,到2020年,全省建成一批具有鮮明的云南特色、達到世界一流水平的特色小鎮。
特色就是要獨一無二、不可復制,而不是千鎮一面。為此,《指導意見》明確,要結合實際,打造田園牧歌、民族風情、歷史文化、特色產業、絕妙景觀等不同類型的特色小鎮。
目前說到“特色小鎮”,很多人的第一印象還是“景區”“旅游點”“商業化”。這不奇怪,特色小鎮的開發建設本來就有對接旅游業的考慮,而且旅游業是這類小鎮開發的有力助推,是在較短時間內提升硬件軟件、改變鄉村面貌的有效激勵。
云南對特色小鎮的建設既高度重視,也舍得支持。從2018年開始至2020年,在全省范圍內,每年評選出15個創建成效顯著的特色小鎮,省財政每個給予1.5億元以獎代補資金支持,項目建成后,授予“云南省示范特色小鎮”榮譽稱號。對以云南世居少數民族,尤其是人口較少民族和“直過民族”為特色創建的特色小鎮給予傾斜支持。
如何成為示范特色小鎮?根據省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的《云南省示范特色小鎮評選辦法(試行)》,從2018年開始至2020年,每年評選1次,全省范圍內創建的特色小鎮均可作為評選對象�?己藘热莅▓允亍�4條底線”、聚焦“7大要素”、規劃質量、投資主體、形象進度、取得成效等。
今年,彌勒可邑小鎮、大理喜洲古鎮、紅河元陽哈尼梯田小鎮等15個小鎮已經獲得了獎補。專家對它們的創建效果給予肯定,專家的意見也與居民、游客等人的意見有相同之處:這些小鎮展現了云南的特色,宜居宜業,生態優美,交通方便。
當然,如果出現觸碰生態紅線;占用永久基本農田;通過政府違規舉債來創建;房地產開發建筑面積超過特色小鎮總建筑面積30%;違規使用財政資金;評選年度內發生重大負面事件;未按照已批復的特色小鎮發展總體規劃、修建性詳細規劃進行創建,或與有關上位規劃存在重大沖突等情況,將被一票否決,失去評選的機會。
建設特色小鎮,絕不像一戶人家蓋幢房子那么簡單。小鎮是居民聚居的地方,要有歷史文化積淀、宜居生態環境、可供謀生的產業或資源,建設要有計劃、規劃,要適應新時代的諸多新業態,要能與外界連成一片。既包容創新,又堅持自己,維護好傳統與新潮的平衡,同時又要跟上發展的節奏,這對于地方官員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但惟有經受住這些時代的考驗,特色小鎮才可能在云南成功。
市場檢驗也好,時代考驗也罷,終究還是歸結到“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這個奮斗目標。云南特色小鎮的前景光明,發展之路則需要不斷摸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