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游天門山或武陵源,晚上看《天門狐仙》,來張家界的很多游客都會選擇這樣的行程安排,甚至有不少人慕名而來,只為觀看一場《天門狐仙》大戲。
從2009年開演以來,《天門狐仙》收獲了很多榮譽:世界首臺具有完整故事情節的高山峽谷實景音樂劇、第四屆湖南藝術節“田漢大獎”……
八年來,《天門狐仙》精心鍛造,已成為張家界旅游的閃亮名片和金字招牌,成就了演藝行業的一段傳奇,今年還以優異的成績獲得湖南首屆創新獎。
技術創新讓“狐仙”脫俗
在張家界天門山腳下,大型實景音樂劇《天門狐仙》每天都在幾千名觀眾的尖叫和歡呼聲中落幕。這臺以湖南家喻戶曉的民間故事和花鼓戲《劉海砍樵》為基礎的音樂劇,以流暢細膩的表達方式通過數百名演員的歌舞表演和豐富的多媒體手段在高山奇峰為舞臺背景、山澗峽谷為舞臺的環境下,將觀眾引領到美麗的神話愛情故事當中。
據主辦方介紹,由福茂精藝鄭超先生帶領的舞臺特效團隊對該劇進行了技術改造,演出效果得到了觀眾的肯定。舞臺特效成了這臺實景演出的亮點之一。
鄭超是一名從美國回來的年輕魔術師,他的團隊是世界唯一一支利用頂級科技制作舞臺特技的團隊,自幼在美國學習魔術的鄭超表示,他要做的是將魔術效果變成一種情境的載體,而不再是讓觀眾想解密的結果。他和他的團隊不再是表演者,而是致力于完美表達導演意圖,為觀眾展現電影特效般的場景。
八年來迎客超300萬
據悉,自2009年9月開演以來,《天門狐仙》已演出兩千多場,接待海內外游客300余萬人次。除了每年冬季停演以外,其他時間無論刮風下雨,《天門狐仙》演出人員都傾情奉上這臺大戲。
音樂劇由山水實景演出創始人梅帥元擔任總導演,由獲得奧斯卡音樂獎的華人作曲家譚盾擔任音樂總監。不論是演出節目,還是那群美麗的狐仙,都已經成為張家界的別樣風景。
劇場的燈光分外吸人眼球,也將狐仙與劉海感情故事的跌宕起伏烘托得恰到好處。近年來,天門狐仙公司投入70多萬元,在原來400盞4千瓦探照燈的基礎上,增加了20盞7千瓦的探照燈,保證了演出效果。不僅如此,舞臺中央的LED屏幕也進行了更換,更新的LED屏幕具備防水功能,清晰度更高,使得雨天觀看節目完全不受天氣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