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15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2周年紀念日
當天,劉少奇長女劉愛琴與彭德懷紀念館黨組書記、館長李日方蒞臨茅臺天釀景區,重溫紅色記憶,品鑒國酒文化。
劉愛琴與李日方在天釀景區VIP室進行會談
耄耋之年的劉愛琴渾身透著慈祥,盡管滿頭銀發,卻精神十足。在景區接待人員的帶領下,劉愛琴與李日方等一行乘坐觀光纜車登頂,沿途觀賞茅臺古鎮全景。隨后,漸次進入“天賜”、“天遇”、 “天路”、 “天啟”、“天宴”五級空間,深入了解天釀景區獨具一格的外觀設計中蘊含的文化元素,并沉浸式地體驗富有濃厚醬香酒文化的大型新媒體空間體驗秀《天釀》。
演出結束后,劉愛琴與李日方一行又參觀了景區紅色文化長廊,并步行至天釀觀景平臺,俯瞰燈火闌珊的茅臺鎮夜景,感嘆茅臺鎮飛速的發展。劉愛琴遙指茅臺鎮紅軍橋及三渡渡口遺址,對景區接待人員講述起當年三渡赤水的歷史,并對茅臺天釀景區為紅色文化的教育及國酒文化的傳播做出貢獻給予表揚。
茅臺,紅色彰顯的歷史始于中國工農紅軍艱苦卓絕的二萬五千里長征。1935年3月16日,中央紅軍在三渡赤水時來到茅臺鎮,有幸享用了歷史悠久的茅臺酒,并為茅臺酒紅遍天下、成為國酒,植入了紅色基因。
當年,紅軍來到茅臺鎮后,一邊架浮橋準備過河,一邊搞宣傳、打土豪。為了歡迎紅軍,當地群眾捧出茅臺酒。面對奇香撲鼻的茅臺酒,紅軍將士忍不住小酌幾杯,但不敢多喝而影響行軍作戰。在缺醫少藥的紅軍隊伍中,茅臺酒成為了療傷治病的靈丹妙藥,很多人都拿酒來擦腳解乏、治拉肚子,特別有效。
茅臺酒給征途中的紅軍將士留下了深刻印象。這種特殊記憶,為數年后茅臺酒成為中國的國酒,注入了無可替代的紅色基因,也為茅臺鎮未來命運之變,留下了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