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時代,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的關系深刻復雜,軍民融合作為主推的國家戰略,開始成為新的上升風口。而作為軍民融合的風向標,每屆的中國軍民融合技術裝備博覽會更是受到了眾多矚目,在剛剛結束的第三屆軍博會上,200余家企業齊聚北京,新風口的吸引力可見一斑。
在本次軍博會"民參軍"的隊伍中,小鳥科技攜一系列自主創新產品及解決方案亮相,助力我軍軍事改革,成為軍博會中不可忽視的民星企業。那么站在軍民融合的風口上,小鳥科技是如何把握時機,順勢而上的呢?
(一)根據企業優勢,找準相應領域
民營企業要根據企業的技術積累、研發生產條件,并結合軍隊裝備的類型和需求,進入能夠發揮優勢的領域,從而避免盲目的“民參軍”。
作為國內領先的信號處理廠家,小鳥擁有多年的信號處理技術積累,而我軍目前正處于機械化、信息化復合發展的特定歷史階段,小鳥主動“民參軍”不僅可以充分發揮自身的技術積累,同時也可幫助我軍快速實現向信息化、智能化指揮控制的轉變,為我軍始終掌握戰爭主動權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撐。
(二)做強做優軍品,拓展軍品市場
不同于準入條件寬松的民用市場,軍民融合屬于一個嚴進嚴出的風口,門檻相對較高,這一方面不僅減少了資本的涌入,另一面也要求企業靜下心來做好產品。只有真正軍工品質、滿足軍用需求的產品,才能拓展市場。
本次軍博會上,小鳥科技展示的數款產品均為自主核心技術,且切中軍隊應用的核心需求,無論是一套鍵鼠操作多臺服務器的坐席管理系統;還是一個平臺實現全系統集中管控的DMIS可視化系統;亦或是信號瞬時無損傳輸的KVM光矩、一網即可承載音視頻數據的無損分布式方案,它們解決的都是軍隊信息化指揮的快速、高效、安全的問題。
(三)不逐利發展,學做風口下的鳥
是風口總會有停的一天,如果企業只是單純的逐利發展,很容易飛得高,落得快。而軍民融合作為慢熱型風口,注定企業不能等風、靠風、依賴風,相反,我們要做一只在風口下學會飛翔的鳥。
作為民參軍的代表,小鳥充分利用軍民融合這個風口,建立國軍標的體系標準,通過軍工的嚴要求進一步提升公司的產品品質。即使風停了,企業也依然能在技術積累和應用經驗上處于先發位置,并且真正在技術研發上做到“民參軍”,在產品品質上做到“軍轉民”,而這也正是軍民融合對于企業自身發展的核心意義所在。
軍委后勤保障部領導蒞臨小鳥參觀
(四)后記
今天,中國的民營企業面臨著軍民融合、奠定格局的歷史機遇。但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更要嚴守我們的質量底線。我們要時刻警醒:軍隊也是消費者之一,沒有找到合適的切入點,沒有過硬的產品和技術,沒有腳踏實地的實干,機遇只會溜走,一切風口崛起都只是空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