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晚,由中國山水實景演出創始人梅帥元及其團隊打造、數虎圖像擔任多媒體視覺創制的南京大報恩寺遺址公園實景演出《報恩盛典》,在南京大報恩寺遺址公園上演了2017年演出季的第一場演出。經過四個多月的修整,本次演出從劇本、表演、編舞、舞美等方面都進行了全方位的升級改版,以蒼穹星空為頂,可升降佛龕墻+塔身3D投影的組合舞臺表演,為觀眾再次獻演一次佛光之下的“博物館奇妙夜”。
《報恩盛典》以“報恩”為主題,講述了朱棣建塔報恩、玄奘取經譯經、釋迦牟尼佛出家悟道的三段人生故事,制作團隊同時云集了梅帥元擔任藝術總監、總導演,復旦大學錢文忠教授擔任文化顧問,青年藝術家張驍擔任編劇、作曲、音樂總監、總導演,國家一級演員、青年歌唱家譚晶獻唱主題曲《心燈》。這是江蘇省最大規模的實景演出和全國首臺在博物館內的大型實景演出,于2016年國慶節期間首次上演,憑借震撼的視聽體驗和探究靈魂歸處的共鳴受到社會各界好評,并被贊為是南京旅游的一張全新名片。
自去年11月15日起,為呈現更完美演出,根據社會各界的反饋意見,《報恩盛典》進入冬季修整并進行全方位升級。此次改版后的全新演出,除了劇情調整后更加豐滿完善、編舞表演更唯美藝術化,舞臺舞美也更強調聲、光、影的完美配合。大報恩寺“琉璃寶塔”作為舞臺投影幕布,實際演出區域則是深藏在地下垂直距離達8米的可開合佛龕墻,而這正是由舞美設計團隊為配合大報恩寺遺址博物館的整體設計和文物保護需求而設計的一個特殊表演舞臺。
佛龕墻投影區域
演員是在廣場上的佛龕墻區域表演,作為主舞臺的佛龕墻舞臺打開最大尺寸為41.8 x 10.6米,合攏后尺寸為33.8米 x 10.6米,白天深埋地下,夜晚舞臺從地下緩緩升起,與背后的琉璃寶塔形成舞臺聯動。
塔身3D投影與前置舞臺配合
作為投影幕布的大報恩寺“琉璃寶塔”,被稱為“天下第一塔”,數虎圖像設計團隊根據其78.2米高的塔身和外置146盞長明燈的舞臺結構,進行塔身3D投影的舞美影像設計制作,并與前置的佛龕墻舞臺配合,完美融入到朱棣、玄奘、佛陀的“報恩”故事劇情里,從而呈現絢爛瑰麗的視聽效果。
此外,現場可容納1430名觀眾的觀眾席上,都放置了一盞燈火,當音樂響起,每一位觀眾將手中的燈火點亮,無論是感悟于明成祖朱棣感恩母親思念成哀留下的帝王淚,還是欽佩于玄奘只身西行立下的“正法不得,誓不東歸”的誓言,抑或是喟嘆喬達摩·悉達多出家悟道只為普度眾生的覺悟,觀眾都能在燈火閃爍中找尋自己、感恩生命,尋找那份靈魂深處的共鳴。
據悉,2017版《報恩盛典》演出季從3月持續至11月,八個月時間向觀眾開放展演,繼續譜寫南京城的悲喜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