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25 星期六 小雨
暖春遇寒流, 80多位華南區的愛心人士聚集在中芬產業園,共創了一場湖南西部的教育公益活動。感謝在場的企業家和愛心人士,在這陰雨天氣,不辭辛苦來到現場,和我們一起回顧2016年弘慧的溫暖點滴和展望2017年的計劃,一起感動,一起行動。
絲路視覺為弘慧基金會量身定制了這場“弘慧相伴一生”的主題活動,我們想要給城里的大人們展現湘西大山里原汁原味的生活,和那里跳動著的蓬勃的希望。回顧整個活動,那些感動依然在心中盤旋。愿大家都愿意為弘慧做宣傳,把愛心傳遞出去!
絲路是一家做視覺創意的企業,我們深深地知道通過神來之手的剪輯,視頻可以有直指人心的力量。當我給視頻制作同事說起整場活動的策劃思路“童年-青年-成年”時,他們展開了自己的思考,那里不只是貧窮和落后,那里還深藏著未知和希望;在思想的交流和共鳴之后,有了這樣的創作。
當我第一次看到樣片時,淚水忍不住涌了出來。為了不在主持的場合情緒失控,特意提前多看了兩遍。現場的嘉賓們都說,這對比太強烈了,看了很是心疼。片子里的童謠是湖南省永州市楠市鎮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們,通過攝像機送給現場來賓的節目。山高路遠,這段清澈的童謠,不僅帶來了濃濃的鄉俗和純真的情感,還是一聲聲殷切的呼喚。
來自楠市鎮中心小學的副校長盤曉紅老師也帶著她的同事和學生來到現場,用她扎根鄉村教育工作二十余年的實際行動,向我們展示了崇高無私的大愛和情懷。她創辦的美心課,提倡中華傳統的孝、尊、勤、信,讓農村留守兒童學會如何愛護自己、懂得感恩、提升自我。
弘慧教育發展基金會,覆蓋湖南省8個縣, 8年累計獎助人次 6314, 8年累計扶持支出 2956萬元。它不僅幫助鄉村的孩子、教師、青年,成為更好的自己,而且真真切切的改變了鄉村留守兒童的人生軌跡。在過去的2016年,弘慧做出了許多成績,發生了許多故事。在傾聽了弘慧基金會副秘書長李琦分享《弘慧2016年總結匯報及新年展望》之后,我們更加堅定的和弘慧肩并肩,把鄉村教育公益深入下去。
從少年到青年,我們經歷了歡笑,淚水,迷茫,堅定……弘慧不僅關注孩子們的學習成績,也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品格培養。在弘友們的陪伴和引導下,成長不再艱辛,不再孤單,孩子們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棟梁,進入大城市進入高校,同城里的孩子一樣,越來越優秀。
現場,畢業于清華大學的張生澤、中國人民大學的楊聰時、南華大學的周沐穎、河南大學的杜珍梅、就讀于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的陳澤娥帶來了詩朗誦《傳承》。這首詩是畢業于長沙理工大學的易夢雅創作的,也是弘慧學子聯誼會的宣言。當聽到青年學子們鏗鏘有力的朗誦出:
弘慧學子,雖出于寒門,
卻光明磊落,頂天立地!
弘慧之家,雖屋無片瓦,
卻匯聚四海,存于內心!
弘慧之人,雖素昧平生,
卻血脈相連,情同至親!
弘慧之夢,雖遠在千里,
卻風雨兼程,不忘初心!
我們都為之震撼,現場響起了共鳴的掌聲。
弘慧把愛的火種灑在了每一個學子的心中,伴隨著他們成長,成熟。弘慧不僅資助他們成長,更教育他們在自己有能力的時候回饋社會。在弘慧學子中有這么一位,她是弘慧第一位資助對象,大學畢業后她在一家企業上班,參與籌備弘慧基金會的成立,并在弘慧基金會志愿服務八年有余。在2016年年初,她在大多數不解的目光中,辭去一份安逸穩定,收入還不錯的工作,以低于原薪酬三分之一的待遇加入弘慧基金會。她就是杜珍梅,對于大家不解的目光,她知道她選擇的不僅是一份工作,更是自己多年來一直追求的責任和感恩。她回顧自己一路成長的故事,感動了在場的每一位觀眾。我們相信生活帶來不僅是磨難,歲月更會把它打磨成禮物,讓她收獲生命的厚度。祝福弘慧學子。
在過去的2016年,有許多愛心企業給與了弘慧無私的捐贈和幫助。在這個正式的場合,弘慧也鄭重地表達了衷心的感謝。絲路也獲得了2016年度企業公益行動獎,但我們做得還遠遠不夠,未來再接再厲,共勉。獲得年度感恩大獎的企業和企業家們紛紛上臺分享了自己做公益的小故事和感受,平實的話語,卻十分打動人心;行動是最動人的語言,由衷地敬佩他們。
弘慧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和支持,愛心公益人士歌曲創作者峰迪先生和他才華橫溢的小伙伴們,無私地為弘慧基金會創作了下面這首會歌。在這條弘慧會歌大合唱的MV里,我們看到一個個蛻變的活潑潑的生命,綻放著青春的光彩,成為了祖國的棟梁。這種來自生命蛻變的力量,讓人甚是感動,著實震顫心靈。
初春,在這動人的歌聲中,我們結束了充實的一天,收獲了許多感動。承蒙各位愛心人士的支持,現場捐款或承諾捐款達163,200元。還有更多的愛心,在趕來的路上。
弘道致遠,慧智育人。
弘慧,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