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行業競爭現日益激烈,也隨著幼兒園課程改革的深入,民辦幼兒園為了選擇一條有特色,可持續發展的道路,許多幼兒園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園所特色課程。
那幼兒園怎么將教育特色落實于教學之中呢?作為一項教育事業,更多是應該本著多多為社會創造價值。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求發展,已成為現今幼兒教育發展的新趨向。
家長們為了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為了讓孩子能獲得更多成長,選幼兒園真是煞費苦心。在幼教行業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如何用幼兒園課程優勢吸引家長、穩定生源就顯得尤為重要。
那幼兒園特色課程如何體現“特色”?
說到特色幼兒園,人們很容易想到雙語幼兒園、藝術幼兒園、蒙臺梭利幼兒園等,其幼兒園課程往往局限在“雙語”二字上,而其實幼兒園特色課程不等同于“雙語”抑或者是“蒙特梭利”等內容上,它的“特色”主要是體現在是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園風,有利于促進教師學習理論、鉆研業務,有利于提高幼兒學習積極性,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之上。
以蒙氏課程教育為例,來自意大利的瑪利亞·蒙臺梭利教育理念及方法,以培養獨立、自主、有責任感、懂的關懷別人,并有學習能力的孩子為目標。
蒙臺梭利涉及到的五大領域
日常生活領域
培養幼兒的大肌肉和小肌肉的組織能力,增強對自己身體的控制能力,從而把孩子從自然人向社會人過度,脫離對父母的過度依賴,學習生活自理能力,學會幫助別人,照顧環境,培養對家庭、社會的責任感。并形成良好的社會交往行為,為將來進入正式的社會生活做準備。
感官領域
培養幼兒視、聽、嗅、味、觸五覺敏銳程度,使幼兒的每一項感覺都全面發展。為學習數學及其他領域做準備,增強對于社會及知識的感知,培養初步的序列、分類概念和抽象思維能力。
數字領域
培養數的概念,理解加減乘除運算的關系,會做10000以內的加減乘除,會做簡單的測量工作,培養邏輯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
語言領域
培養幼兒聽說讀寫的能力,幫助幼兒更好的書寫和閱讀,使幼兒在童年時期就形成良好的閱讀與書寫習慣,培養喜愛閱讀的興趣、增強口語表達能力、強化聽力與閱讀能力,提高書寫能力。
科學文化領域
增長幼兒見識,開闊眼界,培養幼兒熱愛科學的興趣及探索求知的精神,使幼兒從小就具有創造性思維和實踐能力,了解基本的動植物學、地理學、天文學、歷史學知識。
由于國家對幼兒園特色課程還沒有明文規定和監督機制,一些辦園者為了爭取生源,迎合家長各種各樣不切實際的高期望值,在沒有實踐操作積累的基礎上,打著開設幼兒園特色課程的旗子,上著與其他幼兒園沒有多少區別的課程。
雖然家長們在選擇幼兒園的時候也會非常的關注幼兒園特色課程的設置,但其實各位家長往往并不真正了解什么是特色課程。
何為“幼兒園特色課程”?
1、利用游戲、集體活動和個別活動等多種途徑,探索幼兒學習興趣和良好習慣養成的教育方法,開設真正適合幼兒發展的幼兒園特色課程,讓他們現在和未來的生活充滿情趣。
2、以校園環境、課余活動等為載體,對幼兒教授潛移默化的幼兒園特色課程,達到環境育人的效果。通過校園軟硬件、教學教材的建設,增強幼兒園歷史感和現代感相交融的特有文化底蘊,使園內“每一堵墻都表情達意”、“每一個角落都傳達文明”。不斷開拓思路,開展豐富多采的活動,讓幼兒親近生活,親近自然,走向社會,感悟人生。
3、重視家長溝通工作。家長工作是一個不可忽視的環節。家長望子成龍,希望超前教育的意識常常在教育中起了相反的作用,扼殺了幼兒學習的興趣,幼兒園特色課程要幫助家長了解幼兒的年齡特點,明確幼兒園開展特色教育的目的,端正家長在特色教育上的模糊認識,使幼兒園特色課程真正起到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發展的目的。
而幼兒園的教材也須配合特色課程。幼兒專家指出,在幼兒園教材的編寫過程中,本著尊重幼兒個體的精神,既要遵循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又要考慮個體差異,全面實施素質啟蒙教育。在教材使用過程中,要處理好教材的"預設性"和幼兒學習自主性之間的矛盾,同時處理好幼兒園教材中的書面操作與實踐操作的關系。
在2017第八屆華南國際幼教展同期舉行的“中國學前教育特色課程及教材展”主張在優秀的課程理念的引領和有效的園所管理下,讓豐富多彩的活動成為幼兒學習的法寶,結合特色教材的展示,在教育上幫助幼兒養成自主學習和分享合作的習慣和主動探索的意識,并和諧發展的教育特色落實于教學之中。
如何系統的讓孩子接受教育,為他們打造一個多元化的學習環境,提升幼兒教學的質量,促進其健康成長也是華南國際幼教展推進幼兒園特色課程多元化建設的重要任務之一。
目前展會招展工作現已在火熱進行中,誠摯歡迎新老客戶前來報名參展提前預定最佳位置展位!
參展聯系:020-83392687、83391816;
參會報名:18933952764
微信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