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嶺南方言文化博物館工程建設啟動儀式在佛山市圖書館舉行。這是經過省委宣傳部批準設立的全國首家省級實體語言類博物館,旨在建成一座集保存、保護、展示、交流、研究及創意開發嶺南方言文化為一體的公共文化空間,為廣東優秀傳統口傳文化傳播引領一條生態發展之路。
保護傳承方言文化 展現文化自信
方言作為承載區域文化的重要載體,是“三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最生動的體現。廣東作為漢語方言最為豐富、最為復雜的省區之一,在漢語七大方言中,廣東占三種——粵方言、客家方言和閩方言,是“古漢語的活化石”,研究價值高,在世界各地影響大。
保護方言并加以創新、傳承和轉化,對弘揚嶺南優秀傳統文化有著重要意義,但目前這項工作在國內仍是空白。作為漢語方言資源最為豐富的廣東,最有條件、也最需要建設一座現代化方言文化博物館,嶺南方言文化博物館順勢而生。
致力于方言研究60多年的暨南大學方言研究中心榮譽主任、中國方言學研究泰斗詹伯慧表示,建設一個方言文化博物館是他畢生的夢想之一,這次啟動建設的嶺南方言文化博物館是保護和傳承方言文化、弘揚優秀中華傳統文化的一種很好方式,展現出一份文化自信。
落戶佛山 源于深厚文化歷史底蘊
作為全國首個省級實體語言類博物館,嶺南方言文化博物館落戶佛山并非偶然。佛山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素有陶藝之鄉、粵劇之鄉、武術之城等美譽,是嶺南文化的發源地和傳承地之一,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同時,佛山還是制造業名城,良好的經濟基礎為文化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當下,佛山加快文化導向型城市建設的步伐,提出了建設打造“博物館之城”的目標。佛山有信心、有底氣建好嶺南方言文化博物館,將其打造成為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嶺南方言文化博物館,成為有區域影響力的文化高地。
嶺南方言文化博物館選址佛山市圖書館5樓南區,面積約1000平方米,與市圖書館的服務功能互為增益,以博物館的形式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務。目前,博物館建造方案已形成初稿,計劃明年建成。
多媒體展現 打造特色專題博物館
嶺南方言文化博物館以“追源溯本”為核心創意,充分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打造看得見的“聲音”、聽得見的“展覽”。
根據規劃設計,博物館將主要分為序廳、中國及廣東語言概況,廣東語言特點,粵、客、閩和廣東其他方言文化,廣東方言文化的海外傳播等九大部分,通過“表姐”“外婆”“小叔”三個虛擬的家族姻親關系設置導覽動線,勾連起三大主要方言及背后的文化。部分展品前還將設有二維碼,觀眾可通過移動設備進行互動。
未來,博物館還將突破傳統思維豐富館藏,建設嶺南方言文化資源庫,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特色專題博物館;通過“嶺南方言文化智能開放平臺”延展博物館功能,促進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打造具有示范作用的現代博物館;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促進方言文化的應用性保護,打造具有成長空間的生態博物館。
為豐富館藏,博物館目前正向全社會征集出版物、音像制品、戲單手稿道具及畫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