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曾經每天聽到的是開山的隆隆炮聲,看到的是嶙峋亂石,如今到處鳥語花香,滿眼郁郁蔥蔥;這里曾經是一片窮山惡水,廢棄礦坑滿目瘡痍,如今已成功變身國家5A級旅游景區,成為流金淌銀的綠水青山。
華夏文旅威海華夏城景區,是在廢墟上開出的美麗的花朵。
生態修復,采石場變身演藝“大秀場”
中國的5A級景區,有的得益于大自然的慷慨饋贈,有的則具有深厚的歷史沉淀,而威海華夏城景區一不靠天,二不靠老祖宗,靠的是愚公移山的精神和致力于生態修復的堅定決心。
有“世界級休閑花園”之稱的加拿大布查特花園,是在占地180畝的礦坑上建起的一個大花園,修建、維護歷時100多年,被世界休閑組織評為首批四個世界休閑創新獎之一。而華夏城的舊址,僅龍山破壞最嚴重的6個礦坑就占地936畝,是布查特花園的5.2倍,整個范圍內44個礦坑累計占地達3767畝,為布查特花園的20.93倍。在這片廢墟上,華夏人歷經12年,投資44.3億元建起了“中國生態環保第一城”。
2003年,華夏文旅集團正式向廢棄采石場開戰,他們選擇了“拉土回填”這個最“笨”也是最有效的辦法。每填一個礦坑,運輸車都需盤行而上,礦坑填埋后,都留下了盤山路的痕跡。現在景區中一條名為九曲情人街的路,就是因為當初修山時,僅有150米高的山路,工程車需盤9道彎才能將土送到山頂而定名的。有些山溝周圍的山體均被開采,山谷渣石成堆,施工者將其建成水庫利用水面作美化。有些采石場,因雙面開采導致山體幾乎被打透無法修復,最后將其規劃為隧道,隧道上面覆土綠化,隧道下面通車行人,依照此法,一個景區內就建了四條隧道,總長度達405米。
修山期間,共運土方5692.67萬立方,修復礦坑44個,建造大小水庫35個,取平一座綿延800多米約1530萬立方的山嶺,共栽樹1127萬棵。2007年,華夏城正式開放,經過多年的經營,游客量累計達近千萬人次,其中2016年游客量達183萬人次。
“母系”演藝,緊握市場之門“金鑰匙”
華夏文旅集團董事長夏春亭有很高的藝術修養,他的書法在威海業界頗有名氣,他還是個善于學習的人, 為了打造《神游傳奇》秀,跑遍了國內外的知名演藝,向藝術家們虛心請教。
夏春亭有一個獨特的“母系”演藝理論。他說,目前國內的室外演藝,大多是聘請知名導演和團隊,由他們一手打造,打造完成之后,就交給景區運營,這是典型的“父系”演藝。這種演藝,景區沒有版權,即便是一點點的修改,也要找原來的團隊,而且,景區不但要支付巨額的演藝開發費用,還要負擔版權費用。而華夏文旅集團的所有演藝,全部是自主知識產權,從演藝開發到節目編排,從設備安裝到演職人員,全部掌握在自己手中,這如同攥住了通往市場的“金鑰匙”。夏春亭稱這種模式為“母系”演藝。
旅游的前期投入是巨大的,而華夏城景區從廢墟上建景區,已不是從零開始,而是從負數開始。如果不是有工業發展積累下來的“家底”,華夏城景區的迅速崛起將是天方夜譚。工業發展積累下來的科研力量,成為華夏文旅集團發展旅游業的堅強后盾,為大型室外演藝的創新提供了智力支撐。把巨輪設計成會跑的看臺,演出過程中高空表演的設備,輪船上與演藝互動的裝置,都是華夏文旅集團的科研設計人員一點點琢磨開發出來的。目前,集團已研發了多項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舞美設備,獲得舞臺設備等7項發明專利、30項實用新型發明專利,另有10項發明專利正在申報審批中。
威海的《神游傳奇》秀已改版多次,《神游傳奇》秀第五幕《龍的傳人》中,夏春亭打造了黃河之水天上來的壯觀場面,4000噸大水瞬間從天而降,引發了其他演藝秀的紛紛效仿。一位美國的演藝界大師談到它的宏大場面時說:“在我看過的所有演出中,用大自然的手段把演出做的如此震撼的還是第一次。”
布子全國,做中國實景演藝的“顛覆者”
2014年,華夏文旅集團邁出“走出去”的第一步,首站放在福建廈門。2015年9月3日,總投資13億元的華夏文旅廈門老院子景區對外試營業。華夏演藝傳奇系列二部曲《閩南傳奇》秀同期上演,以全視角展示了閩南地區的特色文化。2016年廈門老院子景區已通過國家4A級旅游景區認證,成為除廈門本島及鼓浪嶼之外島外區域最大的游客量景區。
2015年,根據國家“一帶一路”的發展理念,集團乘勝追擊,再次將省外擴張的觸角延伸至一線旅游城市、十三朝古都西安,在西安浐灞生態區注資成立了華夏文化旅游集團西安演藝有限公司,總投資28億元建設華夏文旅西安項目。華夏文旅西安項目規劃建設五大模塊:華夏演藝傳奇系列之三《駝鈴傳奇》秀室內演藝劇院、海洋王國、水陸樂園、先祖部落景區、配套服務的商業街及主題度假酒店,著力打造成當地的文化旅游特色產業項目。項目于2016年3月動工建設,預計2017年6月可建成,屆時華夏文旅西安先祖部落景區及《駝鈴傳奇》秀可同時對外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