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2017年全國旅游工作會議期間,國家旅游局局長李金早、副局長杜江、副局長李世宏分別作了題為《積極實施“三步走”戰略奮力邁向我國旅游發展新目標》《乘勢而上,雙輪驅動,開創2017年全國旅游市場工作新格局》《行穩致遠 善抓落實 全力推動旅游業各項工作邁上新臺階》等工作報告……聚焦行業熱點,盡在巔峰頭條。
1、目標 | 展望遠期目標,實施“三步走”戰略
1月12日,2017年全國旅游工作會議在長沙隆重召開。國家旅游局局長李金早做了題為《積極實施“三步走”戰略奮力邁向我國旅游發展新目標》的工作報告。報告指出,綜合比較西班牙、法國、德國、美國等旅游強國的發展歷程,我們判斷我國現仍處于對資源依賴較高的粗放型旅游大國階段,從現在到邁入世界旅游強國行列,需要實施“三步走戰略”。
第一步,從粗放型旅游大國發展成為比較集約型旅游大國(2015-2020年)。
第二步,從比較集約型旅游大國發展成為較高集約型旅游大國(2021-2030年)。
第三步,從較高集約型旅游大國發展成為高度集約型的世界旅游強國(2031-2040年)。(中國旅游報)
2、突破 | “515戰略”實施兩年 我國旅游業實現十二大突破
“515”戰略實施兩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出臺的文件中有62個涉及旅游工作。國家旅游局與相關部委聯合發布了19個旅游專題政策文件,推出一系列促進旅游業發展的重要舉措,在旅游工作上取得“十二大突破”。
旅游現代治理機制建設取得突破;
旅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突破;
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取得突破;
強化旅游發展的要素保障上取得突破;
推進廁所革命和公共服務品質提升取得突破;
規范旅游秩序取得突破;
中國旅游國際影響力取得突破;
擴大旅游出口取得突破;
3、格局 | 乘勢而上,雙輪驅動,開創2017年全國旅游市場工作新格局
國家旅游局副局長杜江在全國旅游工作會議作了題為《乘勢而上,雙輪驅動,開創2017年全國旅游市場工作新格局》的工作報告。杜江強調,2017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也是旅游業“515戰略”的收官之年和世界旅游強國建設“三步走戰略”的起步之年。
今年和今后一個時期旅游市場工作的總體思路是:大力提振入境旅游,穩定發展國內旅游,規范發展出境旅游,不斷鞏固三大市場協調發展的局面,持續提升我國旅游業的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要統籌謀劃,科學施策,夯基壘臺,提質增效,推動2017年旅游市場工作邁上新臺階。
著力抓好四個方面的工作:一是要用好重大旅游外交活動平臺,辦好系列旅游年活動和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全體大會,講好中國故事,塑造大國旅游形象;二是要發揮品牌影響力,完善國家旅游推廣體系,大力提振入境旅游市場;三是要抓好市場調研體系建設,開展“一國(地)一策”調研工程,注重調研成果轉化應用;四是要加強銜接,創造條件,重點抓好跨境旅游合作區和邊境旅游試驗區建設,推動出臺便利化政策,積極用好惠旅文件,強化入境旅游服務保障。(中國旅游報)
4、共識 | 2017年全國旅游工作會議圓滿閉幕
1月13日,2017年全國旅游工作會議在長沙圓滿閉幕。國家旅游局副局長李世宏受李金早局長委托作了題為《行穩致遠 善抓落實 全力推動旅游業各項工作邁上新臺階》的總結講話。
會議一致認為,推進“515戰略”兩年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下,在各地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全行業雷厲風行,旅游業風生水起、活力迸發、成績明顯。主要共識包括以下五個方面:
第一,用清晰的戰略引領發展。全行業堅持以黨和國家的整體戰略統領工作,引領發展,堅持緊密結合實際形成行業發展戰略,并以此來落實黨和國家的整體戰略。
第二,用科學的理論指導發展。全行業敢于糾正認識偏差,敢于突破習慣思維,敢于破解思想障礙,敢于在實踐中探索。
第三,用過硬的舉措促進發展。黨中央、國務院出臺的一系列促進旅游業發展的政策是最大的措施,能帶來真金白銀的政策是最實的措施,深化改革、鼓勵創新的政策是綜合效益最好的措施,“長牙齒”的政策是最靠得住的監管措施,抓示范是最直接的培訓措施,幫助企業拓展市場的政策是最受歡迎的措施。
第四,用務實的作風保障發展。旅游系統按照中央要求加強作風建設,為游客著想、為行業服務、為基層助力,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以好作風贏得民心,好作風溫暖基層。
第五,以良好的環境助推發展。各級旅游部門堅持理念為先、內容為王、渠道為重、平臺為要,全力補齊旅游發展環境的輿論短板。(中國旅游報)
5、數據 | 旅游綜合效應更加凸顯
從2017年全國旅游工作會議上獲悉,2016年,我國旅游總收入預計達4.69萬億元,同比增長13.6%。國內旅游人數繼2015年首次突破40億人次后,2016年繼續兩位數增長,全年有望超過44.4億人次。國內旅游收入同樣保持兩位數增長,2016年預計達到3.9萬億元。
入境旅游人數擺脫多年的徘徊局面,連續兩年實現正增長,2016年預計達1.38億人次,國際旅游收入1200億美元,分別增長3.8%和5.6%,其中外國人接待人數2815萬人次,增長8.3%。
出境游呈現良性發展態勢,2016年預計出境旅游人數將達到1.22億人次,同比增長4.3%,入出境總人次超過2.6億人次,入境游人數超過出境游1600萬人次。我國繼續保持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國和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國地位。
全國旅游直接投資繼2015年突破萬億元大關后,2016年達到12997億元,同比增長29.05%,預計高出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20個百分點。尤其突出的是,民營旅游投資積極性高漲,占旅游投資總額的59%,繼續超過半壁江山。(中國旅游報)
6、全域旅游發展如火如荼 500個示范區創建單位覆蓋全國
當前,全域旅游發展如火如荼,旅游現代治理機制建設取得突破。目前,分兩批確定全國500個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包括海南、寧夏兩省(區),91個市(州),407個縣(市),覆蓋全國31個。▍^、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國家旅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全國已有20個省(區、市)、155個地(市)設立旅游發展委員會。一大批市縣成立了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和旅游工商分局,有效解決了綜合產業和綜合監管需求與原有體制之間的矛盾。(中國旅游報)
7、第七個國家級城市群誕生,涵蓋5省30個市
近日,國家發改委印發《中原城市群發展規劃》,標志著中原城市群正式躋身七大國家級城市群。中原城市群范圍涵蓋河南、河北、山西、安徽、山東等5省30個市,將重點打造鄭州大都市區,構建“一核四軸四區”的空間分布格局,實現城市群一體化發展。
《規劃》還提出了中原城市群的五大定位,包括經濟發展新增長極、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基地、中西部地區創新創業先行區、內陸地區雙向開放新高地、綠色生態發展示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