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被“互聯網+”不斷賦能的經濟變革時代;
這是一個信息模塊滲透城市管理毛細血管的數據時代。
“賀蘭山下果園成,塞北江南舊有名”。與烏鎮互聯網、貴陽大數據并列為我國信息領域里產政結合三大熱點的智慧銀川再次獲得世人矚目。
9月7日至9日,2016全球(銀川)TMF智慧城市峰會盛大召開,來自五大洲66個國家和地區、106個海外智慧城市的政府要員、商業精英、資深專家和知名學者,國內多個智慧城市試點以及50多家智慧城市產業鏈上下游廠商總計1200余人齊聚寧夏首府銀川。此屆峰會主題顯而易見,與會者將對智慧城市的管理、經營、立法等多層面進行深入研討,在推廣和復制“銀川智慧城市”模式的基礎上,共建合作共贏的智慧城市生態圈。
峰會開幕式
秋風習習,遠山如黛。7日晚,在盛大的露天冷餐招待會上,銀川市長白尚成為中外嘉賓講了一段銀川“鳳凰城”故事:“今我銀川,美麗的傳說有了現實的腳本,銀川依靠信息技術建設智慧城市,為老百姓(50.320, 0.00, 0.00%)點亮無限幸福城市生活…… ”
花如海,歌如潮。8日上午當盛典拉開序幕,銀川市市委書記徐廣國用英語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致辭。“……‘互聯網+城市’的藍海,誰進去的早、誰布局的廣,誰就有優勢……銀川市搶抓新一輪科技創新革命和信息產業浪潮的重大歷史機遇,以智慧城市為引領,推進銀川轉型發展、跨越發展,加快了國際化現代城市步伐,走在了智慧城市創新實踐的前列。”
又到塞上,再見花好月圓。TM Forum總裁兼總裁執行官 彼得 桑尼 在峰會開幕式致辭中講到:“此次智慧城市會議已經成為中國信息領域里三大熱點之一,再次獲得世人矚目……銀川政府的遠見卓識和與中興、TM Forum的不屑努力,將銀川打造成世界領先的智慧城市樣板,才使得今天的與會者有機會共同見證中國智慧城市新城所迸發的創新活力。”
中外嘉賓聚神聆聽
“人類文明歷史源遠流長,城市的出現,成為人類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標志”銀川市副市長郭柏春語音高亢: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鎮化進程明顯加快。截止2014年,我國城鎮化人口達到7.5億,城鎮化率54.77%,基本達到世界平均水平。然而城鎮化在給社會發展帶來諸多好處的同時,衍生了交通擁堵、環境污染、公共安全等諸多“城市病”。
近幾年,隨著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4G等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城市管理、生活方式正在發生深刻變革。為了醫治城市病癥,我國嘗試在386座城市以信息化技術為手段,解決城市化過程中一些不可持續的問題,智慧城市隨之應運而生。“作為經濟欠發達的西部小城,這里幾年前還是一片‘信息孤島’。近幾年銀川實施‘反梯度’發展戰略,經過兩年多的建設實踐,通過實現商業模式、管理模式、技術架構、專職監管和立法保障‘五大’創新,在智慧政務、智慧交通、智慧環保等10大重點領域13個模塊建設上獨具特色,形成了可復制、可推廣的智慧城市“銀川模式”。
冷餐會
智慧城市為銀川百姓營造怎樣的“智慧生活”? 與會者走出會場,走進社區、小巷……
(鏡頭一) 觀湖小區的居民張淑蘭。早上出門,點開手機APP。“呦,今天傍晚有小陣雨。得趕快出門 ,103路公交車還有7分鐘進站……”上了車后,她似乎想起什么再次點開手機:“太好了,真掛上號了!明天一早我就去市人民醫院胃腸科做胃鏡檢查! ”
(鏡頭二)在寧夏博物館公交車站臺前,中興公司的鄭煒正在調試電子公交車站牌。“你往這兒看,等等再看!這塊牌子會實時發布公交車的到站距離、預計到站時間、車上擁擠程度等信息。”鄭煒對自己調試的智能“神器”格外自豪。
(鏡頭三)“原來我對智慧政務大廳半信半疑”,剛從銀川市民大廳走出來的麥勒盛泉(寧夏)旅游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李麗婷,說起話來幽默形象:“果然今天僅在一個窗口、遞交了一份材料,親眼見得唰、唰、唰,經過‘車間流水線式’的審批流程,不到兩個小時我就領取到了一整套注冊文本”。
銀川市民大廳
何為銀川智慧城市模式?
第一,智慧銀川建設在國內率先采用了PPP+資本市場的商業模式,解決了智慧城市建設的投資難和運維難的問題。第二,建立了以強有力的領導架構和組織架構為核心的管理模式,解決了智慧城市中資源共享難的問題;第三,應用了創新的“一圖一網一云”頂層設計,建立了一個當期可支撐、未來可擴展延伸 的技術架構;第四,成立了專職監管機構即智慧城市大數據局,著眼未來智慧城市運行中大數據安全規范與數據的共享、開放、交易的標準制定和監管;第五,為推動智慧城市建設, 銀川在全國率先制定了促進智慧城市建設的地方性法規,以立法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應用,并建立智慧城市建設的標準體系。
“舊績如蛻不足戀,彩蝶起舞向新花”。九月,是收獲的季節,連續兩度銀川在金色的季節里被世界關注、聚焦。這個中國西部塞上名城,正沿著現代信息世界的“智慧走廊”一路高歌猛進,必將在改革和創新的道路上譜寫更為華美的篇章。
銀川白天景觀鳥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