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民旅游休閑綱要(2013—2020)》發布實施執行之際,國民旅游休閑產業,作為現代服務業中“生活性服務業”的“龍頭產業”,如何發揮其關聯性廣、帶動性強的作用,與相關產業進行融合發展,實現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中提出的把旅游業培育成“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以及為城鎮化建設提供產業支撐,是新型城鎮化建設、各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及相關行業和部門的發展規劃,需要考慮解決的問題。
一、“國民旅游休閑”導向的產業融合作用
產業融合,從產業創新發展來看,是指不同產業或同一產業不同行業,進行相互滲透、相互交叉及重新組合,最終融為一體,逐步形成新型產業形態的動態發展過程。
產業融合,推動著產業轉型、產業變革,日益成為新型產業形態產生和現代產業發展的基本態勢。從旅游休閑經濟發展來看,產業融合的結果是出現了新的旅游休閑產品、新的旅游產業形態和新的經濟增長點。國民旅游休閑導向的產業融合,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促進就業、提升旅游休閑吸引力、增強產業發展競爭力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與作用。
二、“國民旅游休閑”導向的產業融合方式
在不同的產業領域內,產業融合以不同的方式演進,最終將促成整個產業結構的高度化、合理化,并構架出融合型的產業新體系。國民旅游休閑導向的產業融合方式,主要有三種:一是縱向延伸融合,二是橫向滲透融合,三是產業重組融合。
1、縱向延伸融合
縱向延伸融合,即產業通過向上下游的延伸產業鏈條,縱深發展產業,提升產業附加值。這種產業融合,在國民旅游休閑的導向下,一方面表現為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發展向下游縱向延伸,與第三產業融合,通過“一三互動、二三互融”,實現“提升一產,促進二產”的產業融合效應。如農業與國民旅游休閑融合,發展農家餐飲與住宿、農產品購物、農事活動體驗的那個休閑農業業態,提升傳統農業種植、養殖的產業附加值;工業與國民旅游休閑融合,發展工業旅游觀光、工業旅游體驗、工業產品購物體驗等,促進工業產品的銷售、創意制作等。另一方面表現為第三產業向第一、第二產業延伸。如旅游休閑向第一、第二產業延伸,發展旅游休閑食品種植養殖等。
2、橫向滲透融合
橫向滲透融合,即不同產業之間相互疊加,滲透融合形成新的產業類型。在國民旅游休閑的導向下,主要表現為第三產業之間的相互滲透,如旅游休閑與文化娛樂、體育運動、醫療養生、教育、會展等產業之間的疊加與融合,形成文化旅游休閑、體育旅游休閑、醫療旅游休閑等產業形態。
國民旅游休閑導向下的產業橫向滲透融合,關聯大部分生活性服務業中的產業類型,融合的好與不好直接關系到是否能將旅游業培育成“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的關鍵。同時也是塑造旅游特色、增強旅游休閑內涵、豐富旅游休閑產品、形成旅游休閑大產業的抓手。
3、產業重組融合
產業重組融合,是指原本各自獨立的產品或服務,在關鍵產業的引領下,以關鍵產業的價值鏈為切入點、以關鍵產業的核心競爭力為支點,通過重組完成結為一體的整合過程。在國民旅游休閑的導向下,產業的縱向延伸融合、橫向滲透融合都依托于其他產業的發展,產業重組融合,則是以旅游休閑業為主導,以旅游休閑度假區、旅游休閑產業集聚區、旅游綜合體等為表現方式,進行與相關產業融合與整合。
三、“國民旅游休閑”導向的重點產業融合
在全球產業結構呈現出由“工業型經濟”向“服務型經濟”轉變進程中,旅游業與休閑業作為現代服務業中“生活性服務業”的典型代表,與生活性服務業中教育、文化、醫療、體育等關聯性強的重點產業融合,一方面可以促進將旅游業、休閑業培育成“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另一方面可以優化、深化發展現代服務業。
1、與“教育”產業的融合
在國務院發布的《國民旅游休閑綱要2013—2020》中指出“地方政府可以探索安排中小學放春假或秋假”、“逐步推行中小學生研學旅游”、“鼓勵學校組織學生進行寓教于游的課外實踐活動”等。旅游休閑與教育產業融合,除了針對中小學生發展戶外教育旅游休閑產業外,還可以發展針對旅游休閑服務的專業院校,如酒店學院、美食烹飪學校;針對旅游休閑技能培訓的教育機構,如滑雪學校、潛水學校、飛行培訓學校等;針對休閑研學旅行的國學堂;針對企事業單位考察學習的教育培訓基地等等。
2、與“文化”產業的融合
《國民旅游休閑綱要2013—2020》中指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開發“文化演藝”旅游休閑項目、“鼓勵和支持私人博物館、書畫院、展覽館、音樂室、手工技藝等民間休閑設施和業態發展”等。旅游休閑與文化的融合,可以激活文化,讓優秀的傳統文化煥發活力,發過來又增強了旅游休閑的內涵和特色。
旅游休閑與文化的融合主要有五種方式,一是“活態化”融合,通過文化演藝、影視旅游等,將沉睡的文化激活;二是“功能化”融合,通過將文化融入旅游要素之中,形成文化主題餐飲、文化主題住宿、文化主題娛樂等業態,增強旅游內涵,延伸文化主題產業鏈;三是“產業化”融合,在原有文化產業的基礎上融入旅游功能,如私人博物館、書畫院等,四是“生活化”融合,將文化生活化、旅游體驗化,文化旅游地產是其產業載體的核心;五是“集聚化”融合,形成文化創意產業園、文化休閑街區等。
3、與“醫療養生”產業的融合
隨著現代都市人競爭壓力的增加,健康透支,以及消費關鍵從“健康消費”到“健康投資”的轉變,醫療養生旅游休閑日益成為人們的一中剛性需求。在《國民旅游休閑綱要2013—2020》中,“醫療養生旅游”被作為鼓勵積極發展的一中重要旅游休閑產品。“旅游休閑”與“醫療養生”融合,主要是在傳統醫療基礎上,將旅游休閑業融入到傳統醫療的上游、中游、下游產業,形成醫療養生旅游休閑產業的業態。向上游可以發展健康體檢業、中醫藥種植及觀光旅游業;向中下游可以發展康復療養業,如骨科療養、中醫理療等業態。此外,還可以發展“美容養生”等產業。
國民旅游休閑導向的產業融合,除了以上幾個產業融合外,還可以與農、林、牧、副、漁業;工業、商業、餐飲業、交通運輸業、酒店住宿業、會展業、體育業等等產業融合,促進相關產業及區域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