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歷時三年完成的國家文化科技提升計劃項目《徽州牌坊的保護修復與數字化展示研究》在合肥進行結題驗收。《徽州牌坊的保護修復與數字化展示研究》于2013年5月立項,由安徽大學、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合肥金諾數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組織實施。驗收專家組成員針對項目的完成情況進行了質詢和建議,項目組成員就相關問題進行回答。驗收專家組經討論,一致認為該項目按計劃完成了任務書確定的考核指標和任務,同意該項目通過驗收。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司長孫若風、安徽大學校長程樺、安徽省文化廳副巡視員葛光出席驗收會,并對項目成果給予了高度的肯定和贊譽。
作為安徽省獲批的首個國家文化科技提升計劃項目,該項目完成了徽州牌坊的源流和類型的調研及文化價值評估,探明了徽州牌坊的病害類型、程度和機理,成功篩選了一系列針對不同種類病害的化學清洗配方,完成了傳統糯米灰漿的科學化改進,建立了徽州牌坊的三維信息采集標準,實現了部分徽州牌坊的三維數字化展示等目標。
金諾科技公司在三維建筑動畫領域擁有領先技術和專業團隊,業務廣泛涉及地產動畫、工業仿真、城市規劃、遺址復原等諸多領域。在《徽州牌坊的保護修復與數字化展示研究》項目開展中,金諾科技公司抽調精兵強將組成課題團隊,與安大專家一同對徽州牌坊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調研、取證,并采用高性能的三維掃描設備對現存部分牌坊進行數字化建模,再通過三維影視技術進行牌坊原貌再現,并最終實現桌面設備和移動端上的720度全景自由旋轉和縮放等觀看功能,為徽州牌坊的保護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數字化素材,對徽州牌坊文化的深入研究和傳播具有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