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現實,是指利用計算機模擬產生三維空間、營造出一個接近真實的虛擬世界的技術,可廣泛應用于人工智能、教育培訓、游戲娛樂、設計與規劃等眾多領域。
2016年,國內外VR(虛擬現實的英文縮寫)市場迎來大爆發,被業界公認為“VR元年”,甚至連高考也受到了VR效應的影響。
作為中部省會城市的南昌,無論是5月9日北京舉辦的虛擬現實技術創新及產業發展大會,還是6月8日上海舉行的首屆全球虛擬現實大會……都與會發聲。南昌希望借助VR實現“彎道超車”,并愿意拿出最優惠政策支持企業落戶。
首期VR產業基地4個月后交付使用
“海量資本涌入,創業熱情高漲,巨頭紛紛進場。”用這句話形容時下VR產業的爆發式增長一點都不為過。
而這樣一個聽起來有些前沿甚至概念化的VR產業,卻讓眾多企業在南昌“先下手為強”。這份信心來源于南昌市長郭安。他說,將在紅谷灘新區建設和打造全國乃至全球首家VR產業基地,讓其成為南昌市產業結構調整、產城融合的新引擎。
據介紹,31636平方米綠地國際博覽城一期3號辦公樓,是南昌首期VR產業基地。記者在此走訪時,工地熱火朝天,4個月后,這個基地將正式交付使用。屆時,國內首個城市級VR產業集群“落地”。
“VR不同于以往的傳統行業,如汽車制造、軟件開發等在技術產品上存在較大地域性差異,VR在內容開發方面,國際各地區幾乎在同一起跑線摸索與發展,不存在溝壑與壁壘。”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教授何亮認為,高新技術蘊含著更大商機,因此,南昌也渴望借助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實現“彎道超車”。
發展VR產業需要優質內容和技術人才
“就目前形勢來看,可以說哪里先供應優質內容,哪里便會成為VR爆發的源頭。”虛實象限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負責人孫曉輝說。優質內容需要技術人才,這在南昌奇缺。
南昌似乎意識到了這一“短板”。6月2日,VR人才培養與行業應用論壇在南昌大學舉辦,南昌大學校長周創兵表示,將主動融入產學研產業鏈條中。郭安說:“我們和HTC深度合作,并攜手研究VR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和高校組建了強大的科研團隊;下一步我們還將利用南昌作為我國三大職業教育基地之一的優勢,開展VR專業培訓,為產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南昌愿拿最優惠政策支持企業落戶
南昌提出了雄心勃勃的目標:未來3至5年內,南昌VR產業基地將培養1萬名專業技術人才,發起總規模為10億元的VR天使創投基金,落實100億元規模的VR產業投資基金,聚集1000家以上的VR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實現超過1000億元的產值。
目前,南昌邀請北航軟件學院創始院長孫偉博士的團隊加入到了VR產業基地的策劃工作中。
為吸引更多的VR企業將目光投向南昌,郭安公開表示,南昌愿意拿出比全國任何一個地方都更好的政策支持企業落戶南昌。
建議結合本地產業積極推動
娛樂工場創始人兼董事長張巍,參投項目有《老炮兒》《大圣歸來》《奇葩說》等,他預計VR拍攝真正爆發期應該是未來的5-10年。不過,第一步要實現的是設備到千家萬戶。思考該如何引入、穩固與培養VR人才并形成產業鏈,是南昌布局虛擬現實的重點。“一項技術,從實驗室到消費者,還有漫長的路要走,這需要巨大的投入和整個產業的推動。”
南昌要實現“超過1000億元的產值”這一宏偉目標,只有優惠政策顯然是不夠的。
采訪中,專家們表示,南昌要注意結合本地的產業發展現狀,如具有一定優勢的智能制造,開拓VR技術和設備在制造領域的應用,為VR在當地社會生活中,如文化娛樂行業的應用創造條件。
“應注意結合本地的產業發展現狀,通過與VR對接,實現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比如南昌在光學設備和精密儀器制造方面具有一定優勢,如何開拓VR技術和設備在制造領域的應用,以及如何為VR在當地社會生活中,如文化娛樂行業的應用創造條件,都是南昌大有潛力可挖的地方。”相關專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