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在鳳陽縣城市規劃館看到,目前該館正在進行布展的最后深化調整工作,將于近期投入使用。
該館是鳳陽著力打造的又一張城市名片,是全面展示鳳陽規劃建設發展的歷史、現狀和未來的主題展覽館,將成為市民了解規劃參與規劃的重要平臺。
鳳陽縣城市規劃館位于新城區市民廣場南側,于2013年12月動工建設,展館總面積2640平米,投資金額約2000萬。
規劃館共二層,由主展區、輔助功能區、辦公區組成,主展區分“明韻、新籟、鳳鳴、鼓喧”四大主題篇章。
明韻篇包含城市概覽、城市名片、歷史人文等內容,將明中都城建設、鳳陽花鼓、鳳陽鳳畫等歷史文化素材涵括其中;新籟篇包含小崗村、東陵村等美好鄉村建設規劃;鳳鳴篇包含縣域規劃、鄉鎮規劃、中心城區總體規劃、中心城區總規沙盤模型、專項規劃等;鼓喧篇涵括鳳陽重點建設成就、3D影廳、城市設計(新城區、鳳臨路沿線地塊、老城區、老城區西北片區、鳳陽寧國現代產業園)控制性詳細規劃、產業發展規劃、旅游發展規劃、規劃公示、展望鳳陽城鄉規劃建設等內容,將向五湖四海的賓朋全面展示鳳陽規劃建設歷程與成果,是社會各界了解鳳陽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最佳場所。
明中都城與南京都城北京故宮的圖紙
明中都城平面近方形(上圖),東西7760米,南北7170米,西南角的鳳凰嘴向外突出。外城9個城門。皇城(明代稱“禁垣”)位于全城的南部稍偏西,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2160米,東西寬1860米,有4個城門。宮城(明代稱“皇城”)在皇城中央稍偏南處,平面近方形,南北長960米,東西寬890米,亦有4個城門。
明中都城,是明朝最早營建的國家級都城,為明朝南京(上圖)和北京兩座都城的藍本,在藝術上繼承了宋元時代的傳統,又開創了明清時代的新風格,是中國城市建筑史的重要例證,在我國乃至世界都城建筑史上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明韻篇展區包含城市概覽、城市名片、歷史人文等內容,將明中都城建設、鳳陽花鼓、鳳陽鳳畫等歷史文化素材涵括其中。
鼓喧篇展區涵括鳳陽重點建設成就、3D影廳、城市設計(新城區、鳳臨路沿線地塊、老城區、老城區西北片區、鳳陽寧國現代產業園)控制性詳細規劃、產業發展規劃、旅游發展規劃、規劃公示、展望鳳陽城鄉規劃建設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