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音樂劇之王”美譽的《劇院魅影》
自1986年在倫敦首演
至今已上演29年
登陸27個國家
145個城市
演出超過74000多場
日前,《劇院魅影》結束了在北京為期八周的64場演出,平均每場上座率達95%,票房突破7000萬。加上先前在廣州演出的40場,“魅影”在中國兩個城市已吸金破億,并使北京音樂劇市場票房飆漲了200%。
《劇院魅影》能夠獲得巨大成功,除劇情驚險和扣人心弦的戲劇懸念外,該劇在舞美布景設計上追求極致。據悉,《劇院魅影》的后臺仿佛是一個博物館,230套服裝、假發80頂、236件道具,打包要25至30個集裝箱,需要3架波音747飛機才能全部運走。
金碧輝煌的巴洛克式雕塑,富麗堂皇的鏡廊樓梯,懸掛于劇場上空的水晶吊燈等舞臺置景,將整個劇場營造出西式劇院的華麗氛圍,恍若真的回到了19世紀的巴黎古劇院。
在“地下宮殿”一幕中,‘魅影’劃著小船載著克里斯汀穿過煙霧,“無數”蠟燭從地下緩緩升起。據外放工作人員透露,僅這一場景就用到了250公斤的干冰機,6臺干冰機制造煙霧效果;280多顆蠟燭,每顆蠟燭上有兩個LED小燈交替閃爍營造出若隱若現地燭光;更有遠程遙控操縱著小船和若干立式燭臺在舞臺上按照軌道運行。
《劇院魅影》的舞臺注重每一個細節,無論是精確到秒速的“巴黎歌劇院頂部枝形水晶吊燈墜落”,還是跟隨劇組26年的“猴子八音盒”、全手工刺繡的戲服等,臺上所有舞臺置景都有其存在的意義。這些舞臺置景為劇目營造戲劇環境,將劇場內短暫的瞬間變為觀眾心目中的永恒。
《劇院魅影》男主角“魅影”——Brad Little還亮相2016年央視跨年晚會現場,原聲重現經典選段。
與劇院演出不同,為表現出《劇院魅影》的戲劇張力,更需要舞美影像的全力配合。數虎圖像設計團隊在舞美影像中融入藤蔓掩映的墻壁和鐵柵欄門,富有西式特色的燭臺與點點粒子光亮映襯,幽藍的神秘氛圍將觀眾帶入巴黎古劇院,切身感受那場經典演出帶來的魅力。
舞臺環境的營造是一門綜合藝術,源于劇情的舞臺置景設計和多媒體舞美影像,為演出構建一個富有“情緒”的時空環境,為觀眾帶來沉浸式感受,用藝術手段揭示劇作的內涵和意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