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經過半年時間的休整,全國首部江南園林實景演出《春江花月夜·唯美揚州》將于3月26日晚在瘦西湖石壁流淙獻上今年的首演。與往年相比,今年的演出舞臺進行了提檔升級,增設了湖心舞臺,運用3D全息投影技術,使演出極具視覺沖擊力。同時,對劇情也進行了調整,增加了乾隆南巡的場景表演,讓演出更加突顯揚州的婉約韻味,以及內蘊的詩情畫意。
舞臺“提檔升級”
增設300多平米水中舞臺
昨日,記者在瘦西湖景區萬花園內看到,“春江花月夜·唯美揚州”演出舞臺正在進行升級改造,遠遠望去,湖中升起一座絢麗的舞臺。
演出總導演、揚州瘦西湖演藝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何曉斌告訴記者,“春江花月夜·唯美揚州”于2013年9月首演,項目總投資1.8億元,去年冬天因天氣問題休整半年后,將于3月26日重新開演。
據透露,演出方對原演出場地進行了全新改造,亭臺樓閣、小橋流水、古樹繁花、千年石塔,無處不詮釋著揚州秀美的園林景觀。提檔升級后的演出舞臺最大亮點是在湖中增設湖心舞臺,大約有300-400平方米的平臺,這里將成為夜演出的主舞臺。
何曉斌告訴記者,以前“春江花月夜·唯美揚州”的舞臺是在岸邊,離觀眾比較近,難以形成視覺沖擊。今后演員將通過后面的龍舟舞臺、湖心舞臺和岸邊舞臺共同演繹,呈現給觀眾更加耳目一新的精彩表演。同時,還將在舞臺上營造12米寬的大折扇和8米高的龍帆,使得演出場景更加氣勢磅礴。“經過不斷調整,希望將這臺演出打造成一個具有揚州特色、中國氣派、世界水準的令人耳目一新的舞臺文化精品。”
3D全息投影技術
增設字幕機、語言翻譯機
“春江花月夜·唯美揚州”演出誕生之初,就以其絢麗多彩的燈光效果被觀眾所稱道。何曉斌介紹說,整個演出在現代高科技聲、光、電等系統的渲染下,形成巨大的視覺沖擊,營造出如詩如幻的舞臺效果。比如節日的喜慶、戰亂的驚駭、時代的變遷,生動地展現在觀者面前,極具視覺體驗和心靈震撼。此次將會在原先基礎上,采用3D全息投影技術營造更加絢麗的舞臺效果,讓觀眾嘆為觀止。
“我們聽取了觀眾的意見,尤其是外地游客的建議,增設了字幕機。”何曉斌介紹說,以前的演出表演雖然精彩,但不少外地游客反映,很難聽懂揚州方言、清曲小調,所以他們這次特意在舞臺前設置了字幕機,讓觀眾更加入戲。同時,為了讓境外游客也能融入表演中,他們還設置了英日韓三國語言翻譯機,在《春江花月夜》流暢悠遠的旋律中,觀眾們依稀可辨各地方言、各國語言念出的演出名稱,倍感親切。
劇情第三次改版
增加乾隆南巡等場景
“經過休整后,我們聽取了觀眾和文史專家的建議,將劇情進行了第三次改版。”何曉斌告訴記者,從正式演出到現在,在節目上經歷了一大一小兩次改版。這次改版將更加突顯揚州的婉約韻味,以及內蘊的詩情畫意。對節目內容進行去粗取精,將揚州重要的歷史事件、代表人物、特有文化等元素合理編排布局,使得每一個細節都能尋到揚州傳統文化的記載和傳承。
第一版為水中影、畫中仙、園中緣三幕組成,由100多位土生土長的“揚州美女”演繹跨越千年的傳奇愛戀。揚州美女的溫婉妖嬈、揚州城的繁華富庶、唐宮樂舞的曼妙輕盈、明清時期的文化繁榮……演出帶我們穿越了千年的歷史時空。
第二版演出版本是隋—唐—宋—明—清—今六幕故事,按順序依次是“隋朝大運河”“唐代詩與歌”“宋朝四相簪花”“明代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史可法抗清”以及以兩首經典揚州歌曲《茉莉花》和《拔根蘆柴花》結尾的“花好月圓”。
何曉斌介紹說,此次改版全場共分四幕九部曲,四幕分別為:運河之功、春江花月、英雄無畏和繁花似錦。細分為九部曲具體是:霧中清曲、運河之功、春江花月夜、水墨詩畫、英雄無畏、蘆花漫天、月影浣紗、乾隆南巡、茉莉花開。刪除了明代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場景,增加了觀眾耳熟能詳的乾隆南巡,做到每一個細節都能尋到揚州傳統文化的記載和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