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文化市場逆市上揚
在我國復雜經濟環境中,2015年文化市場許多行業逆勢上揚,持續保持較高增長速度,發揮了穩增長、促消費的積極作用。
據“文化市場數據監測點”統計,2015年演出市場平穩運行,票房總收入161.72億元,較2014年的148.32億元增長9.03%。2015年游藝娛樂經營場所全年營收592.6億元,全國連鎖企業擴張速度加快,知名連鎖品牌的連鎖門店超過200家。游戲游藝機銷售收入達到96.7億元,家用主機游戲全年銷售收入21.5億元。藝術品市場從占國際市場份額的0.4%增長到25%,成為國際藝術品市場近十年來最大的拉動力量,但2015年起開始進入調整期。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營業收入641.7億元,同比增長12.6%。網絡游戲市場銷售收入達1330.8億元,同比增長25.3%。
政策法規更趨完善
2015年是文化市場政策體系法規建設的大年,文化部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法規,為行業發展創造了更加健康有序的市場環境。
為落實先照后證、推進行政便利和優化公共服務,文化部印發了《文化部關于落實“先照后證”改進文化市場行政審批工作的通知》,放寬準入條件,取消總量布局限制,簡化審批材料,提高服務水平。
為擴大開放、完善行業管理政策,文化部印發了《文化部關于允許內外資企業從事游戲游藝設備生產和銷售的通知》,由自貿區試點向全國推開擴大對外開放政策,解除游戲游藝設備生產和銷售的13年行業禁令,全面放開游戲游藝設備面向國內的生產和銷售。
此外,文化部還聯合公安部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游戲游藝場所監管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通知》,堅持放管結合,推動游戲游藝場所管理常態化、規范化、法治化。
為進一步規范文化市場,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文化部研究制定了《文化市場黑名單管理辦法(試行)》,將在全國試行文化產品黑名單制度,在河北、天津、上海、浙江、湖南、廣東、廣西、重慶、云南9省市試點文化市場主體黑名單制度。
經過調研、論證,文化部還修訂了《藝術品經營管理辦法》,將名稱由原“美術品”改為“藝術品”,以內容監管為切入點,樹立全領域監管理念,將網絡藝術品、投資標的物藝術品、鑒定評估等納入監管范圍,通過劃清底線、強化主體責任、開展信用監管等進行全面監管。提出建立專家委員會、明示擔保和盡職調查等一系列新的制度,并按照交易透明原則對藝術品交易進行規范。
在內容管理工作方面,4月,文化部發布《關于加強網絡游戲宣傳推廣活動監管的通知》,要求各地文化行政部門和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機構將網絡游戲宣傳推廣活動納入監管視線。11月,文化部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網絡音樂內容管理工作的通知》,將對網絡音樂內容實行企業自主審核、承擔主體責任,文化行政部門進行事中事后監管的管理制度。
6月,文化部公布了首批網絡動漫“黑名單”,《進擊的巨人》、《死亡筆記》等38部產品因違規情節嚴重,被列入網絡動漫產品“黑名單”,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提供。8月,文化部公布了一批網絡音樂產品黑名單,要求互聯網文化單位集中下架120首內容違規的網絡音樂產品,拒不下架的互聯網文化單位,文化部將依法從嚴查處。11月,文化部公布了首批上網服務場所黑名單,湖南邵東縣“黑馬網吧”等19家上網服務場所被列入黑名單。這19家上網服務場所均因違規接納未成年人情節嚴重,被處以吊銷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的行政處罰。
2016年深化改革再繼續
會議明確指出,當前文化市場管理還存在一些問題:
一是管理能力與新形勢不相適應。各類文化市場主體特別是網絡文化市場迅速發展,新興文化業態大量涌現,傳統的管理理念、模式和方法與之不相適應,迫切需要創新管理,豐富方式手段。
二是一些地方文化市場管理被虛化弱化。隨著一些地方將文化市場行政審批集中于行政審批中心,文化市場管理力量很大一部分被抽調到審批中心單純辦理審批業務,致使文化市場處(科)空心化。
三是文化市場管理任務和責任日益加重,擔負著維護國家文化安全、加強意識形態管理、保護文化市場消費者和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維護正常市場秩序等重要任務。
據介紹,“十三五”時期,文化市場工作的主要著力點是:建立多層次文化產品和要素市場,鼓勵各類市場主體公平競爭,推動文化市場成為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精神文化需求的主渠道。完善文化市場行業管理政策,推動傳統文化行業轉型升級,積極培育新興文化市場和新型業態。消除行業、地區壁壘,鼓勵多業融合,促進區域協作和市場一體化建設。支持大中城市建設文化娛樂綜合體,培育和發展農村文化市場。健全文化市場監管體系,提升綜合執法能力,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營造文化發展良好環境,維護國家文化安全。
對于2016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實施“十三五”規劃的第一年,文化市場工作的主要任務將圍繞建立健全現代文化市場體系,以完善文化市場政策法規,深化綜合執法改革,建設以信用監管為核心的事中事后監管體系為重點,強化政策落地,強化執法監管,促進文化市場健康有序發展。
具體為:
一是嚴格執法,改進執法,為文化市場改革發展提供環境保障。要嚴把紅線,踩線必懲,查案必須督查到底,不留空白期,不留過渡期。健全執法責任制,發生重大責任案件要嚴肅追責。有的地方文化市場巡查無人去,出了案子無人查,對此也要通過追責來糾正和解決。查案要與信用制度特別是黑名單制度結合。
二是積極探索事中事后監管的有效辦法。做好行政審批事項下放或取消后的銜接,既不給企業增加負擔,也不留監管漏洞。處理好日常巡查和隨機抽查的關系,對人員密集、流動頻繁、易生安全隱患的場所,要加強現場巡查,并明確最基本的巡查頻率,加強事中監管。對非場所企業要合理確定隨機抽查事項。要及時辦理許可事項,不截留政策。
三是繼續推動行業轉型升級,促進健康發展。要進一步強化對農村和城鄉結合部、高校周邊上網服務場所的整治和引導。要以轉型升級、融合發展、創新供給、拓展受眾、提升形象的總思路,推動文化娛樂行業轉型升級。四是加強文化市場管理隊伍建設和基層基礎工作。要深化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把隊伍建設的重心放到基層,把隊伍的主力擺上一線。充分發揮文化市場技術監管與服務平臺的作用,完善信息網絡和舉報制度,加強執法協作,提高執法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