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充分發揮技術創新的驅動作用,不僅要增強我國企業知識產權的自主研發、保護和運營能力,更要通過加強交流合作,逐步建立和完善鼓勵技術創新的良好機制,推動我國音視頻產業轉型升級和由大變強。”在日前由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主辦的“2016(第十二屆)中國音視頻產業技術與應用趨勢論壇(AVF)“上,工信部電子信息司視聽產品處處長周海燕指出。
今年以來,我國音視頻產業總體保持了平穩增長的態勢,轉型升級不斷加快,各種智能終端、可穿戴設備、虛擬現實、無人操控及人工智能應用等領域的創新產品層出不窮,產品跨界融合、技術創新趨勢明顯,中國音視頻產業迎來了新一輪加速發展的契機。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副總工程師、所長助理孫哲南指出,隨著自動化在未來成為常態,人工智能以其與眾不同的思維方式,成為驅動財富、驅動創新、驅動新經濟發展的根源所在。
作為前沿技術,人工智能正吸引全球科技界的目光,這給眾多軟件開發者帶來了更多虛擬現實應用的可能。科大訊飛市場部總經理任萍萍表示,人工智能正處于真正爆發的前夜,“人工智能+”的時代正在到來。
隨著市場對顯示設備的要求越來越高,無論是超精細的醫療診斷、高品質的工業建模、優秀的工業設計還是更逼真的娛樂視聽體驗,都需要更加出色的顯示設備予以支持。
為了推動企業提升技術水平,規范行業競爭,在本屆AVF論壇上,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聯合多家企業和單位,共同制定并發布了《電視機待機控制電路規范》《客廳平板電視主流尺寸推薦規范》等。此舉旨在用新的行業標準促進產業良性發展。
隨著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等技術的快速發展,智慧家庭成為我國智慧產業的重要切入口,電視成為了客廳經濟的核心。正如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教授張公忠所言,智慧家庭是新的藍海市場,新時期的智能社區將成為以智慧生活服務為主的全新智慧家庭生態體系。
2016年是音視頻產業深度調整和高速發展的關鍵時期,各種音視頻創新業務不斷涌現,人工智能、虛擬現實、激光投影、OTT應用創新、車載系統、無人操控、視頻內容與傳輸、音響技術等領域不斷出現市場熱點,并成為當前技術突飛猛進的標志。正如周海燕所說,科技創新更容易驅動經濟發展,預見音視頻領域未來的最好辦法就是塑造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