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下午,“活力廣州 眾創未來——2016廣州社會科學學術與科普活動季”啟動儀式暨創新企業家進高校系列講座首場活動在華南理工大學逸夫科學館舉行。
廣州市社科聯黨組書記、主席曾偉玉,華南理工大學章熙春副校長,廣州勵豐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代旭,廣州杰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吳陽陽,市委宣傳部副巡視員賀忠,市社科聯專職副主席譚曉紅,市社科聯副巡視員、秘書長楊長明,以及市委宣傳部、市社科聯干部、廣州地區知名媒體記者和華南理工大學師生共200多人參加了活動。
市社科聯黨組書記、主席曾偉玉代表活動主辦方作了致辭。她指出,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召開以來,創新被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成為了時代主題。順應時代要求,服務中心工作,市社科聯以創新為價值引領,以“活力廣州 眾創未來”為主題策劃組織了2016廣州社會科學學術與科普活動季,著力以理論創新、文化創新推動科技創新、制度創新,促進在全社會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文化氛圍。
知名企業家主講“創新成就夢想”
曾偉玉表示,由代旭、謝萌等22位廣州地區知名企業家主講的“創新成就夢想——創新企業家進高校系列講座”是本次活動季的最大亮點。
這些應邀參加的主講人中,既有知名高科技企業的創始人和管理者,也有資深的創投投資人和創業指導者,既有科研一線的領軍人物,也有大型企業的領導者,云集了廣州地區最優秀的中青年創新企業家和精英人士。她期待,這些創新企業家在實踐中迸發的思想、智慧,與大學生的激情、沖勁產生化學反應,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指明路徑,激勵大學生們用夢想點燃青春,以創新創造未來。
主題分享
文化與科技融合,讓世界更絢麗更動聽!
活動時間:
第一場:9月20日(星期二)15:00~17:00 華南理工大學
第二場:12月1日(星期四)15:00~17:00 廣州美術學院
主講人:
代旭:廣州勵豐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裁
此次,由代總進行創新企業家進高校首場講座。本次演講主題是“文化與科技融合——讓世界更絢麗更動聽”。講座中,代總和華工學子分享了個人5次創業經歷,講述了勵豐文化如何從一個演藝設備代理商轉型成自主研發、創新的公司。
如今是雙創的時代,本質是做創新,如果不靠創新,創業是很難活下去。講座的上半場,代總給華工的同學分享解讀了勵豐公司的創新,分為三點:產品技術創新、技術集成創新以及商業模式創新。
代旭認為:商業模式創新,這是最難的。商業模式創新帶來的影響力是最大的,在商業模式創新里,實際上玩的是跨界融合。首先要打通政產學研這幾個領域,把各自原來工作的模式重新打破,開發新的模式;第二是解決跨界融合的問題,做商業模式的平臺,必須要有綜合的知識結構,沒有綜合的知識結構很難打通。在這方面,目前勵豐也在做文化事業和產業融合,怎么把事業公共服務投入和產業化投資回報聯動起來呢?我們一直在研究這里面的產品和服務模式,包括舊城改造、新區建設文化旅游的發展需求。
在講商業創新時,代旭提到了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的人——張藝謀導演。
與張藝謀導演結緣于2008年北京奧運會。代旭回憶稱,北京奧運會的一大理念是科技奧運。彼時設計組不知道演藝領域有什么新科技,于是勵豐就得到了一個展示的機會。在與張藝謀創意團隊緊密配合的每一個激動人心的日夜里,勵豐取得了視頻數碼燈光在大型演出中的技術突破,不但運用了視頻移動、無縫拼接、曲面校正等多種世界先進的多媒體數字燈應用技術,同時創造性地應用了“視頻實時控制編輯軟件”和“軌道鏡實用新型技術”等自主開發的專利軟件。最終在開幕式現場,向世人呈現了“碗邊”、“地球”、“太極”、“卷軸”等一系列嘆為觀止的聲光藝術特效!
奧運會之后,勵豐漸漸被更多的人所認識,開啟了它的新篇章。在2008年之后的轉型創新中,勵豐也為張藝謀導演的“印象系列”、“又見系列”提供技術集成與制作管理工作。
“在合作的7個作品,我個人最滿意的是《又見平遙》,大家有機會可以親身體驗,這是一個展演融合3.0的作品。” 代旭表示,勵豐在商業模式創新上的重點是文化旅游領域。《又見平遙》運用了展演融合創新的理念。其中,運用了很多創新的設計,把商業空間、公共空間和旅游空間融合,做到文化主題化,主題情景化。什么叫情景化?即是空間創意和業態創意的組合。
有數據統計,《又見平遙》從2013年2月13日首演以來,截至2016年4月12日,累計演出2143場,觀演人數1216243人次,場均上座率70.94%。不得不說《又見平遙》已經成為山西一種新的文化現象。
如今,基于對文化產業發展瓶頸問題的思考,代總也提到勵豐致力將文化創意、技術制作、規劃設計、投資運營進行協同整合,并研發出基于文化創新展演融合重大文化產業項目的創新商業模式。勵豐也在文化體驗和文化消費業態創新方面進行了產業研究與創新實踐。圍繞著城市更新與老城改造、新區建設與特色園區、景區升級與文旅開發三大方向,落地實施了一大批城市文化項目。
講座精彩紛呈,現場不時響起陣陣掌聲。提問環節也異常火爆,即使到了活動既定結束時間,依然還有不少同學爭相向代總請教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