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國的經濟放緩,對制造業企業產生了較大影響,LED顯示屏企業也逃不開這個大的經濟形勢,中小型企業正在經歷一個非常困難的時期。有業內人士稱,LED行業將有三分之一到一半的中小企業在冬天里退出,“寒冬論”正如烏云密布整個LED顯示屏行業,然而盡管如此,我們仍應該對行業充滿信心。
深圳市艾比森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丁彥輝
深圳市艾比森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丁彥輝表示,LED顯示屏行業依舊是一個暴利的行業,行業的好與壞在于我們中國民營企業與行業內的企業家。
LED顯示屏市場足夠大 平均毛利率還有40%以上
眾所周知,LED顯示屏從用途上劃分,可以劃分為三大類:廣告、文化演藝以及專業顯示等,而在這三大領域里,雖不乏“唱衰”的觀點,但事實上每一個領域都有發展的空間。
丁彥輝介紹道:“第一個是廣告,包括戶外的廣告,還有室內的廣告。現在有80%、90%的都是出口到美國和歐洲,實際上戶內廣告量是非常大的。以前戶外的廣告牌成本特別高,比如說場地租金,還有最初買顯示屏本身的采購成本都太高了,但是隨著近些年技術的進步,成本也隨之下降,這對于LED屏在戶外廣告的應用是非常有利的。”
如今,戶外LED顯示屏在戶外廣告傳媒領域已經打下半壁江山,其輻射范圍逐漸從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向二三線城市擴張。且據群邑全球近日發布的報告預估,2015年全球廣告支出將增長3.4%(170億美元),2016年增長率預計為4.5%(220億美元),作為廣告的一部分,我們應該堅信LED戶外廣告的應用前景還是可觀的。
“第二個是文化演藝行業的,比如說大家都知道在中國四星級以上的酒店里面,免費裝LED顯示屏,就可以裝很多了。以前有些開會議的使用的噴繪也被我們用LED屏代替了,假設按中國有7千家這樣的酒店來算,一個酒店裝兩三個(LED顯示屏)就得多少個?并且裝了之后可以做一點廣告,如大的汽車廠家的廣告等。第三個是專業顯示的,比如說現在LED已經代替了一些LCD之類的東西,所以這個用量是非常非常大的。”
從上訴可知,目前LED顯示屏應用市場還是較為廣闊的。丁彥輝認為:“實際上市場是有需求的,不是說市場沒需求,大家都覺得日子不好過,我覺得日子挺好過的,LED顯示屏我覺得是一個暴利行業,為什么說暴利呢?我發現中國做出口,把產品賣到日本、美國、德國這些市場的企業,平均毛利率還有40%以上。如果說是一個制造業的話,有30%、40%以上的毛利,憑什么說這個行業不好?”
LED顯示屏企業要發展 實質上的創新是最好的方法
面對著廣闊的應用市場,LED顯示屏企業如何才能夠。丁彥輝認為關鍵在于我們中國的民營企業,我們行業內的企業家,我們所做的產品,能不能賣給美國人?能不能賣給日本人?人家看上你的產品了,并且愿意出這個價錢,這才是很大的問題。
丁彥輝舉例介紹道:“我們(艾比森)從2005年就開始做出口,最初我們在中東、印度、俄羅斯這些地方做,現在這些地方我們逐漸不做了,重點轉到美國,日本、德國,英國,法國這些相對有錢的地方,我們發現賺他們的錢比較容易,他們基本上不砍價格,只要看上你的產品,你來報價,但是門檻確實很高。比如說美國,現在做的P16的顯示屏,要求功率是100瓦左右,我們知道很多企業的P16的廣告屏,你能一平米做到100瓦嗎?人家是可以的,人家做到110瓦,我們現在也做到100瓦左右。但是我知道中國大量的企業是做不到的,這個東西很省電啊,比如說他們老是說很多廣告牌斜著,斜著的原因是因為成本太高了,電費太貴了,一天就有很多的電費,所以人家就空了。”
眾所周知,許多歐美、日本等國家對于出口的LED顯示屏產品品質要求非常高,雖然在現如今的美國,戶外LED廣告屏是最具競爭力的戶外廣告媒體之一,但卻受到政府的嚴格管理,地點、尺寸和內容等等都有清楚的規定,特別在LED能耗上更是提出了嚴格的要求。一塊廣告牌的電耗,相當于46家美國普通家庭一年的電耗,美國戶外廣告協會提出要在原耗電的基礎上,降掉六分之五,也就是說如果原來600瓦,就要降到100瓦。這就對我國的LED顯示屏企業提出了要求,如果我國的LED顯示屏企業能夠達到國外市場的需求,自然會不缺乏發展的空間。
丁彥輝說“我們覺得中國的民營企業,包括行業的,我們能做的事情還是非常多的,比如說創新,我們公司一直有一句話叫做創新是企業發展的靈魂,我們特別從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市場創新等各方面來進行不斷的創新,中國企業如果要想找出路的話,行業要找出路的話,創新是最好的方法。就像美國的創新精神是一樣的,08年金融危機的時候,很多行業,好多國家,包括歐洲很多國家現在都沒有緩過氣來,但是美國靠創新很快就活過來了。”
那么,我們LED屏企的創新在哪里?丁彥輝稱:“我們除了簡單的照抄,簡單的復制,打價格戰,特別低廉和便宜的東西,這肯定不是出路。”LED顯示屏企業要創新,就要實實在在的實現實質上的創新,從量變實現質變。如從技術上來說,不要僅僅關注于外觀的改變,而是能夠研發出“觸動人心”的,具有引領行業發展作用的產品,企業方能走得長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