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關注的“2015·海峽兩岸賞石文化交流展暨阿拉善玉·觀賞石文化旅游節”開幕在即,各項腦洞大開的高能布展工作正緊鑼密鼓進行中!記者從阿左旗政府辦獲悉,阿拉善大漠奇石文化產業園將于9月23日首次面向公眾開放。海峽兩岸賞石文化交流展暨阿拉善玉•觀賞石文化旅游節展銷活動則將持續一個月時間,至10月23日落幕!
今天,阿拉善日報記者就帶你進入布展現場,“搶鮮”了解展會亮點,并附上最詳細的活動日程。
絢麗多彩的阿拉善奇石由于其獨特的質、色、形、紋、韻而獨領風騷、享譽賞石界。近20億年的地質滄桑巨變和風沙磨礪,造就了阿拉善極富觀賞價值的珍珠瑪瑙、碧玉和獨具“形”“色”的風礪奇石、集骨石、千層石、硅化木、水晶石等。但你知道這些獨具特色的奇石是怎么形成的嗎?記者了解到,即將開放的阿拉善大漠奇石文化產業園將把奇石形成的過程用高科技手段還原呈現給大眾,大家拭目以待吧!
記者來到阿拉善大漠奇石文化產業園,被一陣鉆機打孔的轟鳴聲吸引到阿拉善展廳,看到幾個油漆工正在配合設計師為展廳內的“火山”涂漆,富有阿拉善地域特色的展區框架已搭建完畢。整個展廳以阿拉善地域文化、奇石文化為主題,將獨有的實物展示和風格統一的裝飾、裝修通過高科技手段融會貫穿于整個布展工作,真實地展現阿拉善的地域、民族、文化特色。
阿左旗住建局副局長李新民告訴記者:“火山噴發,再加上大自然孕育,最后形成阿拉善獨具一格的奇石。在布展中,最特別的是應用聲、光、電等多媒體技術手段進行場景復原,真實還原阿拉善奇石形成的過程,讓參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八個展廳均邀請專業設計師,結合參展各地民俗、文化特色,以現代高科技為媒介手段,清晰、立體、直觀地展現各地文化精髓。
記者了解到,各項布展工作已進入全面沖刺階段,一個個獨具特色的展館即將完工。相關部門也已向全國各地的賞石團體、有影響力的石界人士,以及往屆參展的石商發出邀請;場外道路、人工湖、廣場施工已全部結束,工人正在布置場外奇石、胡楊樹陣;臺灣地區和阿拉善本地展品已全部到位,其他地區展品也將于近日陸續抵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