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世界實際上是二維的,也就是平面的,所以不論是電視、電腦、手機,都擁有一塊屏幕,我們需要通過屏幕來獲得平面化的信息。顯然,這種體驗是不夠的,畢竟人類生活在一個三維世界。那么,什么技術能夠讓傳統的計算機空間由二維變成三維?這就是全息技術。
全息技術在科幻電影中很常見,不論是《星球大戰》、《鋼鐵俠》還是《阿凡達》,其中都不乏全息投影的概念,比如通過一個類似手機的小設備投射出通話對象的全身比例立體圖形,或是一個360度的懸空3D圖形,甚至可以通過手勢直接操作。而在現實中,由于成本關系,全息投影主要應用在大型文藝演出等領域。全息技術真正走入消費者的目光,則是微軟近期發布的HoloLens。那么,全息技術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一起來了解一下。
虛擬現實及全息技術的不同
可能很多朋友會把虛擬現實和全息技術搞混,事實上兩者是完全不同的。舉個例子,Oculus Rift這樣的虛擬頭戴顯示器,相當于一個覆蓋在眼前、完全虛構的圖像,再通過運動追蹤(如頭部擺動),來模擬一種虛擬的場景。
全息技術則完全不同,全息投影實際上可以讓用戶不借助任何設備,看到逼真的虛擬圖像,甚至可以操作。微軟的HoloLens雖然仍是一種頭戴型顯示設備,但鏡片為半透明,能夠讓用戶在看到現實場景的同時看到疊加的3D圖像。另外一個技術關鍵是,HoloLens還會追蹤用戶的聲音、手勢,來實現更具代入感的應用形式。
全息技術到底有什么用?
微軟在HoloLens的演示中充分展示了目前階段全息技術在消費領域的價值。由于采用Windows 10核心,可以讓開發者更方便地開發全息應用。比如Skype,戴上HoloLens后,女兒可以將父親的畫面投射在墻壁上,而父親則通過平板繪制指示,知道女兒如何更換水管。而這些虛擬的指示圖標,也會生動地映射在眼前。
另外,全息技術在虛擬購物、旅行、教育、游戲等領域,擁有比虛擬現實更好的使用體驗。而它的終極形式,則是完全不需佩戴任何設備。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全息技術是虛擬現實的終極進化版本,將數字技術完全三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