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奔馳介紹了自己位于辛德爾芬根的駕駛模擬測試中心,這是奔馳第一次向外界展示自己的這個“神秘機構”。而該中心的作用就是為了強化實際試駕的不足,以確保未來量產的車輛,更加有競爭力,并能符合市場的需求。
未來新車的開發模式,將以成熟的駕駛模擬技術,結合密集的道路實測為發展主軸。即便模擬技術持續精進,但道路實測在發展過程中仍不可少。數字仿真測試并不能取代道路實測,而是用來加強這些測試過程和結果。奔馳的DYNAMIC SELECT動態選擇功能可廣泛結合應用于配置Adaptive Damping System主動懸架系統的車輛,例如:在新一代A級車上,只要按下按鈕就能改變車輛的操控特性。奔馳新車的懸架系統,在還沒有雛型(或原型)車輛可供測試時,已事先搜集各種道路情境的懸架特性和數據,這些數據來自于辛德爾芬根的研發中心“ride simulator 仿真駕駛”功能所提供,即啟用虛擬測試的駕駛環境,在開發早期階段,取得最佳的新車懸架參數以及相關配套數據。
因此,在開發前期,工程師將各種駕駛仿真器所需的參數數據,包括現實生活中的道路、安裝在A級車上的主動懸架系統、以及相關參數數據提供給辛德爾芬根研發中心的駕駛模擬設備,以數字化虛擬測試方式,取得測試機上兩人座與新懸架系統的仿真測試成果,做為早期研發階段的調整工作內容。
奔馳表示,由于重視車輛安全,所以看重模擬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并成為這個領域的先驅者;氐30年前,1985年5月10日,第1個駕駛仿真器在 Berlin-Marienfelde設立,這是當時汽車產業界唯一的創舉,此后,奔馳一直努力在這個領域保持領先地位。在2010年底,奔馳在辛德爾芬根開啟了業界最先進的“moving-base移動根基”模擬環境。它有360度全景屏幕、最佳供電系統、12米長的蹤向移動軌道;可仿真高速動態駕駛行為,例如變換車道、不平整道路上行駛等,搜集和研究駕駛員和車輛在行駛過程中的現象、關連和相關數據。
在駕駛模擬過程中,奔馳專家將實際測試道路、測試車輛和懸架等數據屬性數據,一并輸入至模擬機器;然后,駕駛員和前座乘員坐入模擬測試平臺(2人座設定),該平臺是根據新車屬性所做的相關設定,再通過電動馬達依照輸入的數據進行驅動仿真,好像在試駕原型車一樣。
有關安全輔助系統的模擬則是通過已量產S級車,在道路行駛中搜集實際資料,投入虛擬測試仿真環境,帶來逼真的安全輔助仿真數據,并從仿真器中雙向互動,快速和簡便地取得現行輔助系統在各種道路情境下的數據,作為未來改善的依據。
奔馳表示,辛德爾芬根駕駛模擬研發中心的最大好處在于所有仿真環境、變量和過程都可以掌控,這表示對特定驗證和模擬的環節,所需的成本降低、并且更有效率。另外,對奔馳而言,這個駕駛模擬中心靠近另外2個不同氣候的風洞測試研究中心,該中心于2011年啟用,這個風洞可以模擬極端氣候環境,如:氣溫可從攝氏-40~60度、最大風速每小時265公里、熱帶陣雨和大風雪等,都是標準的仿真測試程序,如果需要,也可以模擬烈日環境。新建立的氣候風洞測試環境,可以盡早讓新車通過各種天候模擬測試,找到最佳的設計方式和零件配備。依照這樣的發展態勢,未來的原型車輛只要事先經過各種極端的模擬氣候測試,就可以將測試車送往現實生活中寒冷的北極和酷熱的沙漠,直接進行道路測試。
奔馳在新車開發過程中,經過很多不同的“Digital prototypes 數字化原型系統”測試,這種數字化的測試方式完全拜計算機科技越來越強大所賜,分擔了傳統原型車輛進行各種駕駛情境所取得的測試結果;利用數字化原型系統,加速新車研發過程,讓制造的原型車輛更加實際和成熟,減少了后續的修正和測試時間。不過在未來新車的開發模式,將以成熟的“駕駛模擬”技術,結合密集的道路實測(至少要有數百萬公里的實際路試結果)為發展主軸。即便模擬技術持續精進,但道路實測在發展過程中仍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