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密森設計博物館的精彩互動體驗裝置
隨著越來越多的展品被搬到互聯網上,你還有理由去博物館嗎?說到博物館,你會認為那是一個安靜的、適合文藝青年慢慢欣賞藝術的地方嗎?
史密森設計博物館可能顛覆你對這兩個問題的答案。在那里你不僅能欣賞到設計作品,還能體驗親自設計的樂趣。它用技術將博物館打造成了一個互動場所。正如博物館主任Sebastian Chan所言:藝術是看,而設計就是要做。
數字筆
從2015年開始,史密森會給每一位參觀者發一只數字筆,它不能書寫,但能向你提供許多信息。用它點擊展品的標簽,展品的信息就會存儲在館里的在線賬號上(門票后有賬號信息),方便回家以后再仔細欣賞。
多人在展覽中會帶筆記本記錄信息,但有了這支筆,就可以專心欣賞,不用怕忘掉內容,或記錄花費太多時間。
互動桌
博物館內有7個互動桌,配備了高分辨率的觸摸屏,用戶可在上面瀏覽館內的展品信息,當然,存在數字筆內的信息也可以讀取。屏幕上的圖標代表著不同類型的展品。
這種桌子最有有趣的地方在于,你可以在上面隨手作畫,然后系統會根據匹配程度找到展品,比如你畫個波浪形,可能會出現花瓶。它很簡單,也不夠準確,但有趣就夠了,是吧!
壁紙房
當然,在館內光看是不夠的,隨著虛擬現實的興起,我們還想有“沉浸式”(又一個被用濫的詞)的體驗,那你可以去壁紙房體驗下。
房內有一臺互動桌,你選擇想了解的壁紙,它們就會充滿整個墻壁,體驗藝術作品的宏偉與壯觀,這絕不是在電腦前拖動鼠標能體驗到的。另外,如果你以自己的設計有信心,還可以在桌上畫出來,然后顯示在墻上。
姿勢匹配
設計作品難免從人體吸取靈感,為了讓參觀者了解人體與設計的關系,史密森還推出了“姿勢匹配”(Gesture Match)體驗。你在一塊屏幕前擺個姿勢,動作傳感器會捕捉動作,然后系統會找到與你姿勢相匹配的設計圖案,展現在屏幕上。
用這一體驗,你可以了解有哪些奇葩的姿勢已經被設計師所用,當然,場地也足夠大,你還可以來支舞。
加工實驗室
實驗室是一個動手設計的地方,在那里,你可以體驗到設計師的艱辛,下次就不會隨便吐槽你認為爛的設計了。房間里有預先準備好的材料,比如,你可以用LED燈泡設計自己的燈,了解一下同一產品,不同版本之間到底有什么不同。
掃描二維碼收聽數字展示在線微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