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豐文化傾力打造北京路優化改造工程
說起北京路,你能想到什么?它是吃喝玩樂一條街,商業黃金之寶地,它還是千年文化之薈萃,滄桑古城之見證。
北京路位于廣州市中心,是廣州城建之始的所在地,是廣州古城發展的中心軸線,從西漢南越國時期至清代,歷經兩千余年,均是廣州城的中心地區。僅1500米長的街道,就匯聚了6個千年以上歷史的文物古跡。這里曾經藏龍臥虎,精英薈萃,“龍藏流水井,馬站清水橋” 流水井、小馬站、大馬站,這三條喧囂小巷,曾經矗立著自清末以來廣州最大的古書院群,每每抬頭欣賞大雜院門頭的石額,那蒼勁的字跡總令人想起這些書院的黃金年代。
作為千年商都的縮影,這里附著了城市的靈魂和記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濃郁歷史氣息令人心馳神往。但隨著城市現代化的發展,北京路經歷了大規模的拆遷,很多古舊的建筑蕩然無存。通過對傳統空間的改造與重組,北京路步行街創造了令人炫目的消費時代的城市景觀,人們在此游覽、消費、觀光。視覺的盛宴與懷舊的歷史體驗、購物的品味體驗,全球化的想象體驗、藝術的審美體驗融為一體,傳統的步行街轉換為流光溢彩的現代消費場所。但其寶貴的文化資源和歷史傳承,卻在繁雜的商業業態中漸漸沉寂。
2013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系統梳理傳統文化資源,讓收藏在禁宮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為此,2014年6月11日,廣州勵豐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受廣州市越秀區委、區政府邀請,就北京路文化核心區整改提升事宜雙方進行了合作探討,并與廣州美術學院團隊、中大文化創意有限公司強強攜手,組建了該項目聯合體,以文化手段來拉動北京路舊城區業態的綜合改造,在經濟社會轉型期的背景下,走出一條非“大拆大建”式的、非房地產化的文化產業發展新道路,從而為北京路喚醒千年記憶,點燃廣州夢想。
為了完美詮釋北京路的歷史沉淀,勵豐文化展開了對其文化內涵的深入解讀。從2014年6月至今,勵豐文化策劃團隊數十次赴北京路現場進行實地勘察與采風,并對北京路目前的現狀空間進行了研究與調查。
根據越秀區政府的整改目標,北京路將成為“廣州面向全球的城市名片,廣府文化復興的璀璨地標”。基于其廣州城建原點的歷史背景,和廣府文化源地的資源優勢,勵豐文化創造性的將“衣、食、游”的剛需,與“服飾文化、餐飲文化、書院文化”進行對應契合,以消費剛需聯動文化沉淀,從而喚起市民對北京路的文化共鳴。
北京路的商業業態分布因為歷史的原因,目前處于散亂的狀態,業態同質化,特色不鮮明。我們將按照現代都市文化休閑旅游的需求,進行系統化調整,調整后,將使該區域的商業業態相對集中、合理,更加凸顯消費的主題性。政府則應該依據頂層設計的整體策劃,以導則的方式引導市場化的力量。從環境設計、建筑設計兩個方面對北京路的業態調整和空間布局提供導則性的指引。
北京路步行街的變遷印證著廣州的發展,它不僅是中國最著名的商業街道之一,而且是廣州綿延千年,獨一無二的文化標志。面對強勢的消費主義全球化浪潮,必須保持清醒的反觀和價值立場,不能一味地追求消費,依附消費,要在城市空間形態的定位和功能轉換中充分發掘地域資源,保留個性風骨和地域特色,以避免“千街一面”的同化趨勢,張揚個性化魅力。
這也正是勵豐文化孜孜以求,不斷探索的文化理念。
掃描二維碼收聽數字展示在線微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