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博館,超大屏展示150米巨幅畫作《乾隆南巡圖》
國畫走上數字展廳
《乾隆南巡圖》是中國國家博物館典藏的國寶級書畫珍品之一。全套共十二卷,縱68.6厘米,總長15417厘米,描繪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皇帝第一次南巡的情景。其歷史價值非同尋常,為了讓它得到更好的保護,《乾隆南巡圖》的對外開放參觀工作一直受到嚴格的控制,這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這幅巨作的傳播價值。
然而,就在近日,國家博物館推出國博數字展廳的首展作品,借助現代數字技術讓定格在《乾隆南巡圖》的古人動了起來。
展覽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對《乾隆南巡圖》的創作背景、作者及乾隆南巡起源、路線等信息的介紹,并高清仿制了第一卷《啟蹕京師》卷和第六卷《駐蹕姑蘇》卷。通過兩卷全卷的展示,充分展示了乾隆時期的盛況。第二部分是播放《乾隆南巡圖》十二卷總述片及第一卷《啟蹕京師》卷的3D數字影片。通過先進的技術,活靈活現地動態還原了《乾隆南巡圖》的原貌,將平面的圖卷立體再現,生動形象的展示了歷史。
3維巨幕,重現南巡盛風
展廳中的巨幅投影畫面由4臺投影機投射畫面拼接組成,聲畫合一,數字重現南巡隊伍浩蕩場面。在巨大的屏幕上,乾隆爺見紫禁城外的盛世好景,不禁頻頻捋須點頭。
《乾隆南巡圖》的3維動畫非常形象豐滿,三維動畫模型共約2500個,其中人物約1200個,動物約500個,工具約750個,數字場景約45個。弱電控制系統和邊緣融合技術,保障了投影的超高清效果。
后續增加的數字體驗
1.全息投影技術:
參觀者無需佩戴3D眼鏡便可觀看到三維立體的影像畫面
2.體感技術:
未來在互動應用中將會依靠包括 Kinect在內的體感裝置,參觀者使用肢體動作,與周邊的裝置或環境互動,而無需使用任何復雜的控制設備,便可感受到身歷其境的感覺,實現人在畫中游的體驗。
3.虛擬現實技術:
未來將會使用虛擬現實技術(VR),利用電腦模擬產生一個三維空間的虛擬世界,提供參觀者關于感官的模擬,讓使用者如同身歷其境一般,可以及時、沒有限制地觀察三度空間內的事物。
小結
《乾隆南巡圖》蘊含豐厚歷史內涵,規模大,觀賞性和故事性都很高,非常適宜做數字化的展示。數字化展示的推出意味著觀眾參觀《乾隆南巡圖》將會比以往便利,而且也大大提高了該畫作的傳播價值,是傳統博物館走向數字化、現代化的重要戰略之一。
掃描二維碼收聽數字展示在線微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