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下午,當記者打開購票網站搜索剛上映《火星救援》的上座率,發現在杭州七家IMAX影廳,昨晚黃金檔的《火星救援》都幾乎處于一票難求的局面。在一邊是網絡低價票搶“人頭”的同時,黃金時段售價高達100元甚至更高的IMAX影廳更是供不應求。為什么影迷會選擇“高價”市場呢?
杭州目前已有七家IMAX影廳,未來不少計劃新開的電影院都把IMAX列為必備項目,擠破頭要尋求這方面的合作。在IMAX極致影音的背后,其實隱藏著文化產業的巨大經濟鏈條。
越是好片子,IMAX廳就越不愁賣
位于蕭山德納國際影城的IMAX廳在本月上旬剛開業,近400個座位的影廳規模可以說相當之大。即便如此,遇上像《火星救援》這樣的口碑作品,依然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目前差不多已經賣了60%以上的票,一些黃金座位一早就被搶購一空了。”影院經理肖亞妹告訴記者。
IMAX其實是影像最大化的英文縮寫,是一種能夠放映比傳統膠片更大和更高解像度的電影放映系統,簡單說,就是影音效果更好,看得更爽。“IMAX電影的成本本身就高,所以制片方在選擇制作成IMAX版本前就篩選過一部分,所以只要類型喜歡,一般不會在IMAX廳里面看到爛片,這大概也是很多人喜歡的原因。”肖亞妹說,這次的《火星救援》IMAX版因為技術原因,在北美也只放映了一小段時間,但國內要放整整一個月,“試映的時候,IMAX帶來的影音效果讓所有院線經理都很驚訝”。
當年《阿凡達》上映時,IMAX電影門票一票難求,杭州觀眾涌去上海看的往事就不必再提,只要看看這幾年《龍門飛甲》《復仇者聯盟2》《星際穿越》以及這次的《火星救援》就能發現,越是好片子,IMAX廳的票房就越好。有的時候,感官刺激帶來的快感是遠遠大過“荷包失血”的。
1%的銀幕,帶來10%的票房收入
中國的IMAX影廳從40多家發展到200家,只用了不到四年時間,現在已經是IMAX公司除北美以外的第二大市場,為IMAX提供了每年收入的20%,以及超過一半的利潤。
對于普通觀眾來說,IMAX銀幕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大,可以提供更具沖擊力的視覺效果,“成熟的電影市場,觀眾對于直接的感官刺激關注度會略低一點,會更關注劇情人文,中國目前的情況是,對于高科技觀影體驗的認同感和偏好高于發達國家,重視視覺沖擊,這一類型影片構成進口大片的主體,也有助于IMAX的流行。”IMAX中國的主要股東,華人文化的董事長黎瑞剛解釋說。
對于商家來說,IMAX就是真金白銀。因為電影的票價高,雖然銀幕數不到總數量的1%,卻帶來10%的票房收入,這樣高的性價比,誰不喜歡?隨著影院越建越多,IMAX銀幕也成為一家電影院吸引觀眾的金字招牌,很多資深影迷在有IMAX版和普通版可選的情況下,顯然更愿意選擇IMAX版。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IMAX公司的新營銷策略推動了流行。早年它是以出售為主,安裝一個IMAX影廳的費用在千萬元級人民幣,從2011年開始,調整策略,從直接銷售設備改為租賃設備,同時和影院進行IMAX影片票房分成的方式。通常來說,租賃期在10年以上,票房分成按各家情況在10%-15%間浮動。
這種方式的好處在于降低了影院的前期投入,同時與影院共擔風險。因此有不少影院排著隊希望能夠引進IMAX播放系統,據業內人士透露,未來杭州還會有三到四家IMAX影廳出現,基本能實現每一個熱門商圈都能夠看到IMAX電影。